Page 236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236

学术发展与跨越:抗争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尝试


   者的角度客观融入上访的维权现象里。这段直白的自我阐述表明,作
   者思维中隐藏着扎根理论的主张,即“研究者深入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
   景中,在实 际 参 与 研 究 对 象 日 常 社 会 生 活 的 过 程 中 所 进 行 的 观 察”
   ( 风笑天, 2009 : 267 ),即 借 用 实 证 的 参 与 观 察 理 念 去 研 究 某 一 问 题
   (布洛维, 2007 : 119 )。在现实的研究中,研究者如果仅凭科学乃至专业
   的参与收集方式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对象化的主题,充其量而言,仅做
   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研究主题的关键环节还在于如何将客观的感知信
   息转换成文本表达,即如何运用字符来表述研究者的深层认知。这必
   然就涉及对字符安排所需的一些修辞性技巧,否则它就会出现“茶壶倒
   饺子,有货倒不出”现象。整体而言,作者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
   对文本的处理是一种精巧的“讲故事”手法,它也影响了随后的《村庄审
   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应星, 2009犪 )。对于文本中的方法探讨,本文集
   中在比较典型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采取文学化的修辞方式 2 。应星在《大
   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所组织的语言,可以说借鉴和模仿了不少文学化
   的修辞技巧,如夸张性的“风云突起”、比喻性的“挤脓包”、设问性的“谁
   是停电的祸根”、借代性的“告御状”等,透过这些生动的情节描述,向读
   者展现了一幅鲜活而真实的上访事件的画面。
       其次,对故事的展开择取了历史性的情节编排。如何将栩栩如生
   的故事展现又不抹去他们的记忆,或者说让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成为衡量著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星在描述大河边的移民问题
   时,并没有单纯从学术的脉络去平铺直叙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以及
   为什么产生、后果怎样;他在叙事性写作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和择取了
   一些比较典型的或事关重要的历时性情节进行脉络连贯,形成了一部
   整体勾勒的上访框架。
       再者,在故事的叙述和展开过程中穿插着学术性的注释。如果《大
   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仅仅按照事情发展的缘由来择取典型性事件进行
   联结的话,还不能算是一部纯粹的社会学学术文本。作者在结构技巧
   的选择上采取了一些必要性的注释,使呈现的事实不至于落入“流水账


   2. 修辞的本意最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政治辩证广场中,它是作为一种论辩技巧去赢取或
   说服受众对象,从而实现自己的主张( 犃狉犻狊狋狅狋犾犲 , 2007 )。随后这种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表述
   方式,常见于文本语言的叙述表达中。

                                                          · 2 2 9 ·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