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235
社会· 2013 · 1
者们也尝试创造属于自我的本土理论风格。正是在这场学术现实发展
的外在撞击下,应星以中国文化中“气”这一概念为视角,试图整合学界
在研究抗争性政治中的“理性与情感”、“权力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
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从而推进抗争性政
治的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应星, 2011 : 16 )。这场本土化理论建构的
渊源,可以说起源于他的“内—外”情境的推动:在内在驱动力上,传统
的学术资源和自我的学术本土化抱负形成了他理论建构的一极;在外在
推动力上,西方的学术中心话语和迅速变迁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他理论建
构的另一极,两者共同促成了《“气”与抗争政治》一书的面世。
《“气”与抗争政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早已隐约闪烁
在其先前的文本里,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能找到这场理论建构
的影子,或是可以发现“气”或“气场”概念的端倪,如“周克旺仍憋着一
口气不罢手”,“他出来时声称为抱不平要争的那一口气”(应星, 2001 :
268 ),“要真按法律去较真,真会被它气死”(应星, 2001 : 312 ),“炮制出
强敌压境的局势来达成同仇敌忾”(应星, 2001 : 323 ),以及书中的注释
[ 6 ]和[ 46 ],都可以看到关于“气”的初步思考。对于在《“气”与抗争政
治》一书中所使用的五个个案,应星( 2011 : 22 )也明确提到,这次运用的
几个案例就是他在平县挂职锻炼时所获取的资料。因此,《“气”与抗争
政治》所尝试构建的理论,实际上与作者先前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拥有某种亲和性,两本著作均聚焦于他所从事的社会学本土化的运动。
二、介入手法:文本成型的自我转换
如上所述,《“气”与抗争政治》的设想已经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
事》中初露端倪,因此,联系两者可以让我们清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发
展与学术追求。而这场起承转合的学术蜕变都浓缩在其代表性文本的
字符里,可以说,任何文本的成型都难以绕过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操
作技术。严格地说,它包含两种手法的合成:一是文本前的手法,即对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二是文本中的手法,即如何运用及组织资料。在作
者的学术生涯中,这种文本成型的手法贯穿始终。因此,借助关联性视
角,我们能够清晰把握文本成型前后的手法转换。
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作者开篇就阐明了其所采用的文本
前手法,即以一名局外的观察者去研究大河边的上访问题,从一个参与
· 2 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