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233

社会· 2013 · 1

   息乃至作者前后相连贯的学术思考。因此,在本文的评述中,笔者试图
   在传统聚焦性评述的基础上,注入关联性文本,从关联性视角去扩展、
   发掘单一文本的整体思想,并领悟其背后所隐藏的学术历程转换和文
   本价值。

       一、建构渊源:学术本土化的内外驱动
       起源于近代西方的科学,在带动人类知识指数增长的同时,也客观
   制造了国际学术发展之间的鸿沟,即核心主流性话语与边陲被支配性
   话语的界限,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知识的“生产与引借”关系。当学术
   后发展国家引用这些知识对其本土现实进行解释时,理论与现实之间
   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如何实现学术本土化成为
   每个学术后发展国家的必经之路。
       在中国,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一种知识的“舶来品”。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学家们,在不断借鉴国外这门学科的
   基础知识和规范操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为这门学科的发展积累有
   效的本土成长经验。这种学科本土化的夙愿,在许士廉的“本国社会
   学”概念中首次被提及,而孙本文则明确使用“中国化”概念,并呼吁建
   立“中国化社会学”,随后演化为一股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
   潮,成为后来学者公认的本土化研究的开端(姜利标, 2009 : 144-145 )。
   在社会学积极融入本土期间,加之先前的一些历史和政治性原因,这场
   学科运动于 1953 年中断,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被一些华人心理
   学家重新提起,随后发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概念,如“人情”(黄光国、
   胡先缙等, 2010 ;翟学伟, 2004 )、“面子”(朱瑞玲, 1989 ;翟学伟, 2011 )、
   “ 报”(杨联升, 1987 ;文崇一, 1988 ;翟学伟, 2007 )、“民族性”(沙莲香,
   2012 )等,从而建立了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合理解释的本土理论体系。
   实际上,本土化运动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大致朝着两个方面的目标不
   断努力,即理论本土化和方法本土化(王宁, 2006 )。中国学者们根据自我
   兴趣,沿着上述两条路径进行了不同方位的探索,且基本上也形成了某
   种共识,即“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发展特色”(郑杭生, 2008犫 )。
       因此,在后发展国家环境里所积淀的强烈学术独立意识,也深深影
   响了应星的早期学术生涯,形成了他进行本土化建构的内驱力。实际
   上,从文本关联的视角出发,我们可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应星,

    · 2 2 6 ·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