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4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234

学术发展与跨越:抗争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尝试


   2001 )中管窥他所欲打破的传统学术发展理念,即按照西方的学术框架
   和套路,亦步亦趋地完成某项主题研究。正是通过对大河移民事件的
   局部性叙说和学理逻辑演绎,应星开始了其在社会学事业上的本土化
   尝试与应用。但它的瑕疵在于无法给我们提供一种理论的框架对中国
   快速变迁的抗争事实进行合理解释。不过这种遗憾,也铭刻在他日后
   的学术追求里。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转型和变迁的现实,给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创
   造了一种外在的先天发展机遇:国家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被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所替代,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走向分化性社会,社
   会整合也开始由行政性走向契约性(孙立平等, 1994 )。这种治理格局
   的变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由全能型收敛
   为局部型,即国家过去的“无所不管”型权力已经逐渐隐退到国家发展
   大局的事务上;第二,集体性个体独立为分化性个体,或者说“原子化个
   体”(王建民, 2009 ),传统的个体替代模式已被分工、协作型的独立个体
   所取代;第三,制度性资源开始转化为社会性资源,从而实现自由流通、
   交换和利用等,突出资源的服务价值。以往的国家与个体单线的联系
   方式逐渐被注入市场和社会空间的多元范畴内,因此激活了国家和个
   体的发展活力。
       社会资源和机会的松绑使日常生活事务被置于社会和市场领域进
   行评价和选择,以致裁夺的时候,激起了一些相应的社会化问题,尤其
   是近年来抗争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高速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
   1993 年我国发生群体性事件约 0.87 万起”,而“ 2003 年则达到 6 万起,
   2005 年上升为 8.7 万起, 2006 年超过 9 万起。另据学者统计,从发生
   次数来看,过去 15 年间群体性事件的年增长率为 17% 左右;从发生规
   模来看,参与群体性事件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12% ,由 73 万多人增加
   到 307 万多人;其中参与者百人以上的由 1400 起增加到 7000 起,增
   长了 4 倍”(刘能, 2011 : 54-55 )。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和新时
   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微妙转变,构成了应星继续追求本土化道路的外
   在刺激动力。而以往学者所建构的“人情”、“面子”、“报”和“国民性”等
   概念或理论体系,仅赋予了常规社会中的现实解释,却无法面对“矛盾
   丛”、“问题丛”和“冲突丛”等非常规或偶发性的抗争现实。
       于是,在不断引进和解释西方理论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同时,中国学

                                                          · 2 2 7 ·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