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172
约制与建构: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
1998犫 , 2000 )的分析,现代世界体系包括核心、半边陲和边陲三部分。
核心国主要经营收益丰厚的制造业,而边陲国为核心国和半边陲国提
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核心国还把边陲国当作垃圾回收站,把本国的
污染工业和废弃物向边陲国转移。因此,根据世界体系理论,不同国家
在世界体系中的不同位置是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过去十几
年,采用世界体系理论研究环境问题的成果在增加,包括对资本主义发
展过程中生态因素作用的分析,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与森
林采伐程度、二氧化碳的排放率和生态足迹等环境状况之间关系的分
析等(转引自 犇狌狀犾犪 狆犪狀犱犕犪狉狊犺犪犾犾 , 2006 )。
上述观点,不论是限于一国之内的,还是全球视野的;不论是来自
人口、技术、文化、人格体系的解释,还是制度层面的批判,都预设了环
境问题的客观实在性,并将研究重心放在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联系上。
1973 年,斯佩克特和科茨尤斯( 犛 狆 犲犮狋狅狉犪狀犱犓犻狋狊狌狊犲 , 1973 : 146 )发
表了《社会问题的重构》,把社会问题定义为“群体活动,目的是向一些
组织、部门和机构就一些公认的社会状况进行投诉和提出主张”。此文
一出,立刻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它不但直接挑战了“结构功能理
论”对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理解,实际上也动摇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理
论界的主导地位。此后,随着社会建构理论的不断完善,该理论流派逐
渐在社会理论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成为研究包括环境问题和社会运
动等在内的社会问题的另一种范式。
最早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引入环境问题研究的是巴特尔及其同
事,他们用建构主义方法分析了全球环境变迁问题,并提出关于全球环
境变迁问题的环境社会学研究纲领( 犅狌狋狋犲犾 , 1992 )。其后,一大批学者
对此进行了尝试,如索尔斯博里( 犛狅犾犲狊犫狌狉 狔1976 )提出:在政治体系内
,
发展和壮大环境问题必需完成的三项任务———吸引注意力、争取合法
性和激发实际行动;恩农( 犈狀犾狅犲 , 1975 )分析了一个环境事件转变成万
众瞩目的环境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吸引媒体注意力、涉及政府部门、
需要政府的决议、不被公众视为转瞬即逝的怪事和关系到众多市民的
个人利益。同时,恩农认为,这些条件的实现部分依赖事件本身,部分
依靠环境倡导者对事件的成功宣传。
更有甚者将环境话语、权力关系、媒体关注、科学家和风险等相关
研究纳入社会建构环境问题模式。在汉尼根( 2006 )看来,环境问题不
· 1 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