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171
社会· 2013 · 1
析框架( 犇狌狀犾犪 狆犪狀犱犆犪狋狋狅狀 , 1979 , 1983 )。他们强调环境因素的中心地
位并着力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等
变量如何影响自然物理环境;二是自然物理环境由此发生的变化又是
如何影响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犇狌狀犾犪 狆犪狀犱犆犪狋狋狅狀 , 1979 )。显然,研究者对环境、人口、技术、文化等
客观社 会 结 构 性 要 素 十 分 重 视。 此 后,邓 拉 普 和 卡 顿 ( 犇狌狀犾犪 狆犪狀犱
犆犪狋狋狅狀 , 1983 )提 出 的 “环 境 的 三 维 竞 争 功 能 ”( 狋犺狉犲犲犮狅犿 狆 犲狋犻狀 犵
犳狌狀犮狋犻狅狀狊狅犳狋犺犲犲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 )亦能看到结构功能论和冲突论的影响。
他们通过分析环境的三种功能(提供生活空间、生存资源和进行废弃物
储存与转化)和 功 能 间 的 冲 突 关 系 2 ,解 释了 当代 环境 问题的 生态 根
源,但是,此模型的缺点在于没有涉及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
功能的,以及是如何加剧这些功能之间竞争的。
当众多学者热衷于探讨人口增长、技术发展和物质主义消费者等
因素对环境衰退的影响时,史莱伯格( 犛犮犺狀犪犻犫犲狉 犵1980 )作出了令人信
,
服的批评,他认为这些因素过于表面化,没有从社会体制深层挖掘环境
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影响;人们应当关注社会系统自身运行的复杂机制
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他提出了一种替代性解释模型———生产制动
机制。这个解释模型大量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韦伯主义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当今环境问题产生的重
要驱动力,其解释逻辑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经济扩
张,经济扩张必然从自然环境中开采更多资源,过度向环境索取则产生
了大量环境问题;反之,大量的环境问题成为限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
颈,这种恶性循环如同踩脚踏车一样周而复始。因此,史莱伯格的解释
模型也被形象地称为“苦役踏车模型”。这一浸染了浓厚政治经济学意
味的模型,从制度因素切入环境问题分析,无疑响应了事实论“从社会
结构性要素分析问题”的号召。不仅如此,史莱伯格还阐明了一个强有
力的“资本—国家—劳动力”联盟是如何支持持续的生产扩展,从而导
致环境破坏的“苦役踏车”难以遏止。
但是,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地区性问题。依据沃勒斯坦( 1998犪 ,
2. 环境的每项功能都在相互竞争资源和空间,并作用于其他功能。近年来,三项功能的交叠
和竞争越发明显了,并且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竞争现已扩散到了全球范围。
· 1 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