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68
首先,根据形式逻辑学 “属加种差”的概念界定方法,要 “首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
临近的属概念,揭示被定义对象属于哪一类” 。质言之,外延属性的廓清需找寻上位概
〔 22〕
念。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其上位概念应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某一民
族在一定时期内盛行的一整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其概念包含认知维度、情感维
〔 23〕
度和评价维度 ,本质上是对公众政治取向的关注 ,核心要义为价值取向。因而,现
〔 25〕
〔 24〕
实评价与价值择取应能基本框定党内政治文化的外延属性。
其次,作为政党的基本属性,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应从政党内部的结构要素进行界
定。政党是具备明确政治目标并采取具体行动的政治组织,包含稳定的领袖集团、严密的
组织和纪律、系统的政治主张等内容。具体而言,其一,所有政党都需要某种程度的组
织,以行使其基本功能。 其二,由于意识形态具有强大功能和作用,政党在其产生和发
〔 26〕
展过程中显然要重视其作用的发挥,政党意识形态也因此成为政党文化系统的核心要
素。 此外,政党还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党的意志由这些规章制度加以体现。 换言之,
〔 28〕
〔 27〕
作为特殊利益聚合的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拥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政治信仰
等。 由此,本文认为组织体系、精神 (意识形态)体系、制度体系应是分析党内政治文
〔 29〕
化最为主要的结构要素。从组织体系来看,对组织原则、组织建设等的价值择取与现实评
价构成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组织文化系统。从精神体系来看,信念、情感与认同构成了党内
政治文化的精神文化系统。从制度体系来看,过程文化与体系文化等构成了党内政治文化
的制度文化系统。
最后,党内政治文化特指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其内容应建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党
性与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政治文化做出了高
度概括,指出 “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
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
化” 。这一创新性论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党性特
〔 30〕
征,为探究其本质内涵提供了重要方向。具体而言,应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国共产
党的独特特征出发,厘清党内政治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结构与具
体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对组织建党、建党精神以及制度建党的相关
论述,团结统一的组织文化、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精神文化、良法善治的制度文化共同构建
了党内政治文化。具体而言,其一,团结统一是党内组织文化的内核。列宁指出,“党必
须团结,党内不允许有反对派存在” ,“凡珍视党、珍视恢复党的工作的同志,都应该
〔 31〕
最坚决地反对一切纯粹从派别组织、小集团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而竭力破坏党的人” 。
〔 32〕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党,党内组织政治文化是一种强
调集中统一的文化,而不是个体本位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
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
义、自由主义。习近平对此指出,“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善于在总结历史中统一思
想、统一行动,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 。其二,党内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 33〕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来源,是中国共产党不断革新与发展的指导思
想,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支柱。恩格斯指出 “最坚定的共产主义
者也是最勇敢的士兵” 。邓小平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
〔 34〕
精神动力”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
〔 35〕
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 。其三,党内制度文化的关键内容是良法善治。民主是善法的第一价值要
〔 36〕
6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