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党政研究》2025年第3期
P. 123
入日常工作与经济业务之中,进而增强复杂系统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走向动态平衡的可能
性,增强复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实现大于个体能量叠加的整体治理效能,继而催化出系
统趋向良性发展的涌现性,以此增强超大城市稳定的基层基础,实现楼宇党建被赋予的政
治价值。
(三)形塑应对非线性系统风险的整体稳态
世界经济进入较为低迷的时期,大量楼宇企业所处的是高度复杂、高度不确定以及高
风险的环境,多数企业都需要面对资金链紧张等难题,特别是房租、工资、贷款利息压力
较大;同时还需要面对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以及因一些员工探亲、出入境、离职等给企业
全面复苏带来的困难;另外还面临境内外市场需求萎缩等诸多困难。企业离政府职能部门
较远,对于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媒体发布的政策落实到企业存在时差和位差;街道与
企业距离虽近,但在政策解释和落实上存在短板。在复杂系统治理的背景下,在商务楼宇
中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改变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建运行方式,调整企业系统、
产业系统、经济要素、人力要素、资源要素的交互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内外环
境的不确定性。创新党建模式,政党更精确了解楼宇特点、快速回应并对接企业需要,促
成跨楼宇和区域的资源对接、联通和配置,建立新的营商生态,可以增强楼宇作为整体系
统抗御风险的能力和韧性,提升楼宇党建潜在的经济价值。
五、超大城市楼宇党建的实践逻辑:“适应性治理”
楼宇党建引领造就了楼宇治理功能一致性、基层治理空间完整性和基层治理时间同步
性。复杂系统理论承认主体自身的适应性,能够发现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
作用的过程 〔 8〕〔 9〕 。楼宇党建可以促使楼宇复杂系统内原本分散、独立的事物或个体融合为
一个整体,形成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状态。适应性治理中,系统内外并非板
结固化的静态,而是多元主体、多样要素、多型空间在流动适应过程中达成的相对平衡状
态,复杂多样但较为稳定有序。楼宇治理功能一致性映射在楼宇内空间的政治目标、社会
目标与经济目标的三位一体上;基层治理空间完整性体现在楼宇治理、社区治理与街区治
理打破物理屏障并交融互动的过程中;基层治理时间同步性通过全周期治理和全过程人民
民主的相辅相成形塑,三个层面的融合推动了楼宇治理系统的适应性演化。在聚合街区层
面党支部、各个企业子系统、各个社区子系统、各个社群子系统结成更高规模系统的过程
中,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并涌现出新的组织———社群、新的元素———楼宇文
化、新的治理方式———街区治理,整体系统出现更高阶的系统性,主动适应楼宇系统内外
要素和环境的复杂变化。楼宇党建促成楼宇系统与所在的街区系统以及城市系统融合发
展,让党建引领下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基层治理格局成为可能。
(一)政治、社会与经济的功能一致性
国家意志渗透社会和改变社会具有两种能力,即权威性和弥漫性,也就是说,国家能
力可以分别通过增强其权威性和弥漫性而得到增强。 从功能维度来看,楼宇党建是政党
〔 10〕
重新组织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国家能力的具体表征。党组织在楼宇空间内展开了政党的组
织建设、阵地建设,解决了楼宇空间内的社会矛盾,回应了楼宇内工作人群的多元需求,
运用了国家权威性能力。党组织通过塑造治理组织、治理平台和治理项目,推动了对新兴
领域从业人员的整合及再组织化,并且通过对企业业务和商业发展的促进和帮助,加强了
与企业家群体的了解、接触及互动,运用了国家弥漫性能力。两种能力结合使得政党组
织、公共组织和市场组织建立了更加深度的链接。
(二)楼宇、社区与街区治理的空间完整性
2 ·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