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64

发展的辩证性、理论的丰富性与实践的优越性。
                  (一)历史逻辑:在辩证发展中生根
                  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也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不断演变和
             发展的。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同样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其制度原则的创立并不是一蹴而就
             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加剧为无产阶级探索政党组织原则提
             供了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由此提出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
             级,争得民主”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意识到,党的民
                             〔 3〕
             主必须加强集中,他们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 ,“革命
                                                                                                〔 4〕
             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 。可见,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
                                                             〔 5〕
             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但在其绘制的民主制理论图景中已经初步显现出民主集中制的一些基
             本原则。
                  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民主与集中关系问题的思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
             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 起初,迫于俄国的专制事实,在党内实行民主制
                                                       〔 6〕
             有着种种困难,因此,列宁认为要以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建立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并
             且,在当时的第二国际工人政党中,普遍存在着对民主不切实际的想象,这大大削弱了组
             织的战斗力,列宁指出,“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法国,在意大利,机会主义者都在竭力维
             护自治制,力图削弱党的纪律,力图把党的纪律化为乌有,他们的倾向到处都在导向瓦解
             组织,导向把 ‘民主原则’歪曲为无政府主义” 。1905 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
                                                                 〔 7〕
             后,沙皇开始在宪政民主方面作出让步,这为列宁完成从集中制向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转变
             提供了现实条件。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依据对革命斗争实际的深刻洞见,以巨大
             的理论勇气和辩证法智慧将民主制与集中制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
             “我们在自己的报刊上一向维护党内民主。但是我们从未反对过党的集中。我们主张民主
             集中制。” 他指出,“决不能忘记,我们维护集中制只是维护民主集中制” 。在 1917 年
                       〔 8〕
                                                                                            〔 9〕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了政权,原先的集中制部分已完全成为与民主制部分
             相适应、相衔接的一种民主性质的制度形式,并且两部分都直接与当时的局势相联系,前
             者针对的是专制作风、官僚作风,后者则约束着无政府主义、分散主义。“此时民主集中
             制所包含的内涵,实际上已经回归到了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民主制” 。
                                                                                     〔 10〕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的锻造下
             凭借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优势成为了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长时期的伟大革命斗
             争中,中国共产党解答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难题。国民革命后期,家长式的集中制在党的
             领导机关中占了上风,并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八七会议全面批判了家长制作风,开
             始在组织中恢复被破坏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毛泽东同志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后,把民主集中制用于政权建设,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并且,毛泽东同志还创造性地将民
             主集中制运用于军队建设,有力克服了当时军队中存在的极端民主化的倾向。然而,在党
             大力反对极端民主化时,历史的辩证性又神秘地探出了头,过分强调集中的问题再次出
             现,这为 “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盛行提供了思想空间,导致革命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方法才得以在党内重新得到确立和实行。正是借
             由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遵义会议解决了党内路线斗争的紧迫问题,并为革命的
             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不断完善和发展着民主集中制,使之在历史的辩证发展中
             最终成为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方面,面对当时严峻复
                  2 ·  ·
                 6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