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46

党 政 研 究  2025 2





                                   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                                    ①





                                         ———中共中央的 “上海岁月”




                                                        贺东航






                      〔摘要〕1921 至 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是一段极其艰难且意义重大的时期。
                  这一时期奠定了党的建设许多基本规则,塑造了党的治理模式与组织结构。这些可以将其归纳
                  为中国共产党的 “政治势能”,这种势能是党内治理的核心逻辑,构成了中国政党治理的重要
                  来源。上海时期的党建实践不仅造就了党的基本组织原则,还影响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方针
                  政策和治理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政党治理;政治势能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5)02 - 0044 - 09




                 引言

                  研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曹文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深切感受
             其学术水平与研究热情。首先,该课题的选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洞察力和前瞻性。课
             题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关键时期 ( 1921 - 1933 年),揭示了这一时期对中国
             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深远影响,力求丰富对党史和理论发展的理解。项目组从战略高度分
             析了上海时期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影响,这一研究无疑将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
             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持。其次,该项目团队在史料挖掘方面的工作具有显著深度,展现了扎
             实的学术功底。项目组的资料收集工作显示出在档案开发和史料掌握方面的优势。团队成
             员的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保证了课题在史料解读和分析上的高水平,能够在学术上提供新
             视角和新发现。再次,这一课题具有深远的社会和教育意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作为培养
             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强化历史自信、教育启迪党政领导人的职责。在科研与教学
             活动中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活动历程,将有效提升学员的历史自信心和
             对党的历史使命的理解,并增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课题在设计中突出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项目提出要从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历史中汲取


                 〔作者简介〕贺东航,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国
                            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① 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共中央在上海历史研究 ( 1921—1933)”开题论证会的发言整理。
                  4 ·  ·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