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党政研究》2024年么6期
P. 27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数字化和算法化等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技术体系与现实社会运行相互交织与彼
             此互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正在加速向数据化和智能化转换,同时催生了行政管理范式的
             重大转型。特别是在第三代互联网技术浪潮推动下,公共政策决策中广泛使用大数据、计
             量模型定量等分析技术,使基于 “算法治理”相关问题研究成为行政管理理论范式体系的
             重要发展方向,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
                  (一)“算法行政”范式的演进
                  在 “数字中国”和 “数字政府”建设实践推动下,数字化行政管理范式体系的理论
             研究不断深化。在各种理论概念碰撞和磨合中,“人工智能与公共行政融合的不断加深,
             推动着公共行政范式向 ‘算法行政’转换” ,这一理论观点逐渐获得广泛认同。所谓
                                                            〔 4〕
             “算法行政”,是指政府以政务算法为工具所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统称。其运行机理是利
             用算法架构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高速计算,通过数字技术和算法进行自动化操作和决策,而
             这种运算过程能够有效增强公权力的运行深度、广度和效率。 从范式体系转型角度理解,
                                                                             〔 5〕
             数字政府时代 “算法”之于 “行政”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的技术性与现实问题相结
             合的问题,更是涉及行政管理理论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模式的根本性转换,甚至可以上升到
             现代政治分析理论和解释模式的转向。
                  (二)“政务算法”模式的形成
                  从社会科学角度看,算法不仅仅是对抽象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之所以能够成为规范社
             会行为的有效形式,关键在于算法通过对社会数据信息分析处理,能够影响现实社会的活
             动运行,并通过对社会行为的规制与调整达到现代化管理目标。基于上述分析,学术界目
             前对于政务算法的概念理解主要从宏观治理模式出发,认为政务算法本身是 “算法行政”
             过程中行政机关借助算法对政务数据自动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数据的整体性活动,其本质
             是基于算法所产生权力机制而形成一种全新社会治理模式。 从上述 “算法行政”范式和
                                                                           〔 6〕
             “政务算法”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算法行政工具手段,政务算法本身是一种技术体
             系形态,但从行政管理行为角度分析则是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方式,与传统行政权力运行
             过程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算法监督”问题的凸显
                  对于政务算法这种高度技术化的运行体系和管理工具,其运行本质是对所采集政务数
             据的处理过程。从外在形态上看,这种代码化结构体系本身并不会直接对现实社会运行产
             生负面作用,因此看似并没有规制的必要和可能。但是现实中,政务算法运行过程实际上
             却已经对现实社会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算法本身的运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
             技术滥用、价值扭曲和监督缺失等深层次治理问题,如果不加限制和规范将对社会公共利
             益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作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一种行政行为,算法行政本身也是一种权力
             运行过程,理应受到严格规制,对此学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对于
             谁能够监督算法、如何监督算法等问题,还缺少深层次理论研究和路径探寻。因此,从剖
             析政务算法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底层逻辑入手,进一步探索 “政务算法”监督制度对于深
             化数字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政务算法”运行机制的特征分析
                  算法治理之所以能够成为规范社会行为和形成社会关系的有效形式,关键在于 “基于
             算法决策系统的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社会规制与协调任务” 。作为大数据时代智能化
                                                                              〔 7〕
                  6 ·  ·
                 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