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党政研究》2024年么6期
P. 22
更多惠及民生,造福社会。这一思想早在地方时期就有迹可循。在浙江,习近平深刻意识
到了社会稳定对于改革大局的重要性,多次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他
指明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
〔 35〕
“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不可能深化,发展更无从谈起”。 在浙江的改革攻坚
〔 36〕
中,习近平十分注重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其一,他提议和
部署了 “平安浙江”建设,将 “平安”扩展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
领域的广义概念。在任期间,习近平积极关心就业、维权等民生问题,充分做好农民工工
作、宗教工作、侨务工作和民族工作;大力构建起全省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维护社会公
共安全;创新发展 “枫桥经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等。其二,他还提倡和推进 “法治
浙江”建设。改革的深化必然会触及更多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要从法律和制度上进行统
筹。习近平强调:“努力建设 ‘法治浙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还
〔 37〕
提出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为此,在任浙
〔 38〕
〔 39〕
江期间,他抓实法治建设工作,致力于提升全省的法治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等。
(四)处理好改革中重要的几对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就等同于空间。改革工作往往都是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
的,掌握和运用蕴含在时空关系中的辩证法对于推进深化改革不可或缺。习近平指出,从
时间顺序来说,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深化改革工作的辩证
之法。一是部署与落实的关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部署中出实招,在落实中求实
效”,“落实才能出成绩” 。习近平既重视 “八八战略”改革思路的总体部署,狠抓对
〔 40〕
“八八战略”的规划落实,专门将 2004 年作为 “狠抓落实年”,推动规划任务的一一落
实。二是坚持与深化或试点与推广的关系。习近平指出,重大改革都是从小到大、由点及
面的逐步推进,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当然也不能 “三分钟热度”。他强调,“我们在各项
改革中,经常通过试点的方法,取得若干经验后再推广” 。在进行 “试点”工作时,既
〔 41〕
要讲究 “大胆设想”,鼓励创新精神,保护改革热情,也要格外注重 “小心求证”,避免
反复,减少失误。例如,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浙江乡村发展的 “千万工程”先是在省内
改革取得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最终得以推广全国,重塑了中国乡村未来。三是当前与
长远的关系。浙江期间,习近平强调新的阶段的改革发展要 “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
一” 。例如,他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强调经济发展时,也重视发展 “绿色 GDP”
〔 42〕
和维护 “绿水青山”,在他的领导下,浙江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成功创建生态省,打造起了 “绿色浙江”。
四、上海时期:改革大局的总体部署
2007 年 3 月至 10 月,习近平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时
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上海,习近平立足全局,把握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
抓党建、聚共识、促创新、稳大局,总体部署了上海的改革发展大局,短时间内不仅解决
了上海的历史遗留难题,还激发了城市的创新创造活力,重新树立起了新的城市精神和面
貌,保持住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及时强化新的使命精神
改革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创新性活动,需要各方主体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和拼搏精神,因
而及时强化新的使命精神是深化改革的第一要务。习近平到任之时的上海,由于受到调查
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问题以及查处社保资金案的影响,有些党员干部的改
1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