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76

示,政治话语的领导人回信形式在其生产过程中体现为理论话语、宣传话语的同时,也凭
             借其分配、流通和消费过程兼及公文话语,当涉及特定主体时还包含着政策话语的维度,
             不妨称作:涵盖上述多重结构形式的 “书信话语”。
                  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载于文件的不同类型中。文件运行的全流程可以视为一个治理过
             程,文件中的话语作为治理的形式和要素。对文件的话语解读,为理解政治贡献了线索、
             厘清了思路。经验感知和理论溯源都反映出回信表现的话语具有强烈行动属性,但这种
             “(有)行动的话语”并不完全意味着源于行动者的权力属性,在此强调其行动属性旨在
             揭示特定的言语因为其发挥着特定的行动功能,在政治系统的治理过程显现出 “言语超越
             行动”( words speak louder than action)的特定意涵。领导人书信作为政治理念的当代中国
             表达,具有政治文件所包含的一般功能,又因其特殊的行动属性,在发挥沟通功能的同时
             起到寓于文件又超越文件的治理功能。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文件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政治理念承载,在治国理政中
             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文件具体形态的变迁以独特呈现传达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参与构
             筑了党的政治话语,并推动政治话语体系的调试与转型。关于 “文件政治”的学术研究
             显示,“文件”意指 “由治理机构发布的所有形式的官方文书,它区别于个人信件、文
             章、媒体出版物,以及非政府机构的文件等”;存在 “政治文件、行政或执行文件、信息
             文件”之分;通过政治系统内各环节形成的文件在中国政治中享有象征和行政两个维度的
             权威。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电报、口头指示等为主要形式的文件,经由政党之手将一盘散
             沙的旧中国组织起来;伴随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到来,国家治理愈加复杂,批示功能日
             显。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后来的建设时期,会议和文件始终是贯穿体制运行的
                 〔 8〕
             两个最基本的工具,也是 (至少曾经是)与民众的生活体验最为接近的政治现象。” 毛泽
                                                                                                     〔 9〕
             东同志除了写作流传至今的诗词,还通过数量颇丰的书信表情达意,论及政治原则、理论
             观点、方针政策,传递政治信号,为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各
             时期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丰富载体。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周恩来同志、任
                                                〔 10〕
             弼时同志,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邓颖超同志等,
             也通过丰富的书信,在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政治功能。 从 “站起来”到 “富起来”再到
                                                                      〔 11〕
             “强起来”的民族复兴进程中,伴随新文化运动同时进入中国场景的马克思主义,为当代
             中国政治话语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自延安整风时期初步塑造的话语形态以来,历代领导
             人书信作为一种超越科层内部的特殊文件,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话语建构全过程,
             生动展示了百年党史中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本质特
             征。 在此意义上,用 “书信政治”更能体现出中国历史进程政治领导人在治国理政中的
                 〔 12〕
             政治智慧,即一种通过书信往来实现领导人与社会各界沟通、促进国家治理、构建中国政
             治话语体系的政治实践类型。
                  书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形式,自远古飞鸽传书的古典形式演化到当代超越物质意义的层
             面,对其延续使用体现出言说的内容和目的。在费尔克拉夫一般性话语分析的指导下,有
             学者结合中国社会背景,探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话语实践及其中揭示的特
             定时期领导人注意力重点,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以书信的信息传导过
                                                                                   〔 13〕
             程来看,传播者和解码者依托话语互动,实现政治信号输出与反馈输入。政治话语在政治
             系统中发挥着调适作用,日益显现为优化和完善治理的重要手段。


                 ① 文件形成过程的七个环节,即 “创议、选择起草者、自上而下的指示、调研与起草、修改、批准、发布”。Car
                    ol Lee Hamrin et al. ( eds.) . Decision - making in Deng’s China: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New York:M. E.
                    Sharpe Inc., 1995. P24 - 35;其他定义 “文件,俗称 ‘红头文件’,主要是指科层内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传播
                    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科层系统内部。”参见谢岳:《文件制度:政治沟通的过程与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6期。
                  4 ·  ·
                 7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