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52

是指所有华夏儿女对于自己所属的中华民族的认可、赞同和支持及归属感。台湾同胞打心
             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 ( X5);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
             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 X29)。中华民族认同是最大公约数,是
             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复合型认同,可以最大限度凝聚力量、汇聚
             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第四,社会认同 ( P4)。社会认同主要指国内社会
             的道德规范认同 ( J8),国际社会认同新常态 ( J10)和认同理念 ( J35)。社会认同有利
             于形成社会共识,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维护社会秩序。
                  (六)认同路径:礼仪制度、纪念庆典和符号形象
                  认同是一种主客体的内在关系,是一种连接纽带。既有演变性,又有建构性。为了增加
             认同,我们可以诉诸一定的方法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增强认同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礼仪制度 ( Q1)。礼仪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
             仪式。在政治生活中是政治仪式之一。“它的举办者是政党和政府等最具政治权力的行为
             体,在程序、时间和空间上遵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规则,借助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事
             物和行为,对参与者和观众的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常见
                                                                                                    〔 13〕
             如迎灵、默哀、鞠躬、检阅、脱帽、宣誓、奏唱国歌、敬献花圈 (篮)、授予勋章 (旗
             帜)、礼兵护送、降半旗致哀等。为了礼仪功能的常态化,可以制定礼仪制度。以礼仪为
             形式,以象征符号为媒介,以共享的符号意涵为言说内容,实现现实与历史、活人与死
             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连接和对话,体现严肃、敬重、爱戴、尊重等一致性情感,明白我
             (们)从何处来、现在何处,走向何方,找到方向感并增进认同。
                  第二,纪念庆典 ( Q2)。纪念是指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常见如纪念日、
             特定意义的参观 (考察)等。前者如南京大屠杀公祭,后者如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共一
             大会址、延安、红旗渠等。“节日是一个在当下唤起过去然后回到当下的过程,节日的设
             置通常反映了民族国家在当下叙说过去的立场。” 借助历史人物和事件,以悲壮为背景,
                                                                〔 14〕
             唤醒当代人的历史记忆,告诉他们历史—现在—未来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珍惜当下并增加
             现实政治认同。庆典指隆重的庆祝典礼。常见如开国大典、建党 (国)百年庆典、奠基
             (竣工)庆典、节日庆典、入列庆典、通车 (航)庆典等。以欢快为背景,唤醒人们的历
             史记忆,告诉他们现在与过去的巨大差异,在古今对比中呈现成就感,激发人们的满足
             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加自我认同。“纪念庆典活动不仅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现实
             的激励、对未来的展望。” 总之,纪念庆典通过引入历史时间,展现过去、现在与未来
                                        〔 15〕
             的内在关系,增强方向感和认同感。
                  第三,符号形象 ( Q3)。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 符号是文化的
                                                                                          〔 16〕
             载体,表达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由于符号形象的共享性、相同性,故有利于增加 “我们
             感”,增进认同。其一,政治符号。如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
             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星各有一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
             心点,表示亿万人民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国徽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大会堂象征人民的民主和伟大力量。其二,地理符号。
             每个国家、民族生存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要素是构成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要素之一,地
             理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影响,地理影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因此地理要素就不仅是
             地理问题,因而具有文化意涵,地理要素变成地理符号。比如,奔腾不息的黄河与长江是
             我们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
             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
             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此外,长城、珠穆朗玛峰等独特地理符号都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
                                   〔 17〕
                  0 ·  ·
                 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