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47
育,凝聚认同的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同的论述及其思想脉络,笔者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1
- 4 卷)中有关认同的论述为文本分析对象。文本分析属于质性研究,通过审查资料和解
释资料,从中发现概念、建立理论、获得理解和贡献知识。质性研究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
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
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此研究以扎根理论为
〔 1〕
指导。扎根理论是由格拉兹和施特劳斯提出的一种从资料中建立理论的特殊方法论。具体
研究过程从初始编码开始,经过聚焦编码,最后依靠理论编码,抽象出研究结论,贡献理
论知识。“编码是搜集数据和形成解释这些数据的生成理论之间的关键环节。” 编码意味
〔 2〕
着对数据片段进行话语精简和概括说明,同时完整保留其含义,这才能够保证编码的客观
性和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
图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同论述详情
本文使用计算机软件 Nvivo11 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 - 4 卷)包括 “认同”的词
语进行查询,共获取习近平总书记 31 次讲话中关于 “认同”的论述 42 条 (如图 1 所
示)。以段落为单位摘录包含 “认同”的语句,第一卷共 7 段 1440 字,第二卷共 7 段
1087 字,第三卷共 22 段 4873 字,第四卷共 6 段 2546 字。以发言场合划分,国内场合 34
条:分别是政治问题 19 条 (党的指导思想的认同 3 条、国家和民族认同 4 条、党的领导 3
条、经济政策 2 条、统战工作 1 条、中国梦 1 条、一国两制 5 条);文化问题 (中华文化)
3 条;社会问题 6 条 (社会主流价值观 2 条;社会道德 1 条、民族团结 2 条、宗教问题 1
条);具有特殊意义的台湾问题 6 条 (中华民族共同体 3 条、九二共识 2 条、两岸交流 1
条)。国际场合 8 条 (和平发展 3 条、经济全球化 1 条、人类命运共同体 1 条、上海合作
组织 2 条、一带一路 1 条)。以认同领域划分,政治问题共 30 条,经济领域 3 条,社会领
域 6 条,文化领域 3 条。其中政治认同是最重要的认同问题,完全符合笔者曾经研究的结
论———政治认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 按照分布年份而言,
〔 3〕
2013 年 2 条,2014 年 6 条,2015 年 4 条,2016 年 2 条,2017 年 2 条,2018 年 7 条,2019
5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