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46
党 政 研 究 2023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同论述的
核心要义与思想脉络
———基于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 - 4 卷)的文本分析
常轶军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磅礴力量。认同是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认同问题。本文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 -4卷)记载的关于
认同的 31次讲话、42条论述进行文本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同论述的核心要义为:认同内涵
包括赞成的态度、心理归属和承认、行为上支持和拥护以及情感上热爱四个层面;认同来源于理性
认知和情感;认同主体包括中华儿女、港澳台同胞、中国政府和人民、外国政府和人民以及特殊人
群;认同客体包括科学理论、价值理念、中华民族、政策举措、国家和中国共产党;认同性质涉及
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增强认同的方法有礼仪制度、纪念庆典和符号形象;
认同功能包括对话交往、坚定意志和现实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同重要论述的思想脉络呈现
“ 1 +7 +27”的样态。即一个内核,以认同为中心;七维意涵,涉及何为认同、认同来源、认同主
体、认同客体、认同性质、认同路径和认同功能;二十七个具体面向,是七维意涵的具体化。
〔关键词〕习近平;认同;认同观;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D2 -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3)06 - 0044 - 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
凝聚磅礴力量,而认同是力量之源。新时代中国,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攻坚时期,中西方激
烈交锋,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求同与存异话语激烈争辩,认同问题空前凸显。认同直
接影响国家安全与发展,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平统一、领土完整、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等诸多重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认同问题。为了研究习近
平总书记的认同论述及其思想脉络,笔者以记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观点的 《习
近平谈治国理政》( 1 - 4 卷)为载体,深入研究其中有关认同的论述,探究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认同内涵、认同类型、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认同来源、增强认同的方法和认同功能
等系列问题的思考,以期全面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认同观的理解,指导新时代的认同培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研究”( 22ZDA070)
〔作者简介〕常轶军,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
约研究员,云南 昆明 650500。
4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