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45
义、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之中,使之与中华智慧相融通,与中华血脉相贯通,与中华文脉相联通。正是根据
“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我们建立和完善的政治制度具有中华文明的历史根
基和文化上的正当性、合理性。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
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
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
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华文明大一统传统。“第二个结合”的伟大创新和伟大实践,极大
推动和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代表者
的身份认同,建立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上的主体
性,并使这一主体性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高度。
“两个结合”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在建立、塑造和
巩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上具有根本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塑
造和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主体性的 “坚定的自我”身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
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两个结合”的典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人文化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文明主体性的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
和责任感、使命感得到了充分彰显。自觉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不断推进和实现 “两个结合”,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主体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践行和完成的光荣任
务和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 1〕〔 8〕〔 10〕〔 13〕〔 16〕〔 20〕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
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N〕 . 人民日报,2023 - 06 - 03.
〔 2〕〔 3〕〔 4〕〔 5〕〔 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162,
192,533,534,163.
〔 9〕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 1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 1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79.
〔 12〕〔 18〕〔 19〕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1004,1098.
〔 14〕习近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 N〕 . 人民日报,2014 - 03 - 28.
〔 15〕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 J〕 . 求是,2021,
( 10) .
〔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4.
【责任编辑:刘彦武】
3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