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113
会公平正义,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
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第四,完善数字社会治理格局。在数字时代,需要充
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对社会治理数据的有机整合
以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社会动态,提高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当然,数
字社会治理还需要注重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防止数据泄露
和滥用,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此外,在数字技术的普及过程中,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够享有
平等的机会,防止信息鸿沟的加深,确保社会治理的全面覆盖。
〔参考文献〕
〔 1〕李辉. 迈向党委统领的乡村善治:中国乡村治理范式的新飞跃 〔 J〕 . 探索,2021,( 5) .
〔 2〕周雪光. 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 〔 J〕 . 社会,2009,( 3) .
〔 3〕赵树凯. 村民自治的检讨与展望 〔 J〕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 .
〔 4〕曹正汉,张晓鸣. 郡县制国家的社会治理逻辑———清代基层社会的 “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研
究 〔 J〕 . 学术界,2017,( 10) .
〔 5〕徐勇,赵德.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 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
学版),2014,( 4) .
〔 6〕吴晓林. 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社区治理的 “复合结构”〔 J〕 .
中国行政管理,2019,( 7) .
〔 7〕P. Bourdieu. Distinction 〔 M〕 .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36 - 39.
〔 8〕Ferdinand Tnnies. 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 〔 M〕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3 - 59.
〔 9〕曹正汉.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 J〕 . 社会学研究,2011,( 1) .
〔 10〕项继权. 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 〔 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 .
〔 11〕皇甫鑫. 责任缺失下的村民自治:基于不完全权力的解释 〔 J〕 . 党政研究,2019,( 2) .
〔 12〕余敏江. 基层治理如何更高效 〔 J〕 . 人民论坛,2020,( 32) .
〔 13〕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 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
兴 全方位振兴 〔 N〕 . 人民日报,2020 - 07 - 25.
〔 14〕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 EB / OL〕 . 共产党员网,https:/ / www. 12371. cn / 2023 / 106 / 30 /
ART11688094366650728. shtml.
〔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2.
〔 16〕陈国权,皇甫鑫. 功能性分权与中国特色治理体系 〔 J〕 . 社会学研究,2021,( 4) .
〔 17〕周光辉,王海荣,彭斌. 突出政治功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分析
〔 J〕 . 理论探讨,2019,( 3) .
【责任编辑:董史烈】
1 ·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