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117

据,序号从 0 到 9 呈现的是所有聚类 ID 的编号,聚类规模与数值排序呈现反相关,数值
             越大说明规模越小。同时,所有子聚类轮廓值均超过了 0. 7,说明表格中筛选出的所有聚
             类标签下的关键词同质性以及类内的紧致性足够高,聚类效果显著。此外,对数似然率标
             签名是经由算法得出的每个聚类的标签名,分别是 “话语权”“网络话语”“高校”“话
             语”“网络”“网络空间”“网络舆情”“大学生”“话语表达”“躺平”,这些标签也体现
             在前面的可视化关键词图谱中 (参见图 1)。本研究发现表格呈现的规模排名前十的聚类
             中,那些排名前列的关键词基本与国家意识形态、青年政治认同、网络空间秩序、网络舆
             论风险治理等内容紧密相关,与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关联性逐渐显现。
                                  表 1  网络话语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列表 (部分)

                          子聚类轮廓值 对数似然率标签名
              序号 Size                                                       关键词(部分)
                           ( Silhouette)      ( LLR)
                                                           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话语困境;优化策略;大学
                                             话语权
                0   132      0. 783
                                                           生网络话语
                                                           意识形态;价值引领;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地区;地位
                                            网络话语
                1   131      0. 816
                                                           获得
                                                           网络意识形态;青年网民;话语鸿沟;基本原则;中国
                2   109      0. 864           高校
                                                           特色
                                                           网络流行语;隐喻;“出圈”;社会共识;网络圈层;自
                                              话语
                                                           嘲文化
                3   106      0. 915
                                                           话语分析;身份认同;双重认知;内容分析;注意力经
                                              网络
                4   102      0. 977
                                                           济;分化治理
                                                           公共领域;全员媒体;传播;交往理性;体系构建;人民
                                            网络空间
                5    96      0. 904
                                                           至上
                                                           公共精神;话语异化;自媒体;网络理性;协同过滤;风
                6    89      0. 829         网络舆情
                                                           险话语;伦理构建; 社会焦虑
                                             大学生           网络育人;话语转型;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7    87      0. 872
                                                           现实困境;主导性;网络话语体系;优化路径;信息传
                8    79      0. 828         话语表达
                                                           播
                                             “躺平”          共识反哺;对抗性话语;话语脱逸;社交媒体
                9    68      0. 912
                 这些与每个聚类紧密相关的关键词给予许多启发。本研究将这些主题词进行了主题分
             析,并分为 “青年心态”“青年主动行动 (表达)”“社会风险”“社会治理”四个主题。
             本文认为这四个主题生动呈现了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当下,青年就业群体、社会与国家三
             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参见图 2)。很显然,归属于 “社会风险” “社会治理”主题内的主
             题词比另外两类更多一些,说明疫情发生后关于 “青年网络话语”主题词的研究文献表
             现出对社会风险的敏感性以及以治理路径为中心的研究倾向,这将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有
             益参考,比如,学界应积极拓展与 “风险—治理”逻辑不同的研究领域,并对青年就业
             群体心态及积极行动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1 ·  ·
                                                                                                     1  5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