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5期
P. 22
看,还可以分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社会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三是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中央、地方应该
分别持续组织开展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规划。现代化往往是
分阶段推进的,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水平阶段进行考察;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进度 ( 2035 年、2050 年左右的时间节点)进行考察。战略规划可分为 1 - 3 年短期规
划、5 - 10 年中期规划、10 - 20 年中长期规划。战略规划应考虑应急管理现代化面临的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形势及其影响,合理设置奋斗目标、阶段任务、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等。需要提及的是,鉴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灾种多样且区域特
色明显、区域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等特点,可考虑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大行
政区的经验 (或当前战区布局方法),设立应急管理大区制 (或重点在各区域指定相关省
市应急管理厅 /局设立直辖厅局应急指挥机制)。
此外,中国式应急管理与世界其他个国家具有基本类似的应急目标原则和对象。与其
他国家类似,中国式应急管理的目的同样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其
最基本的理念就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上 “生命至上”“综合治理”的内容,实
质上也已经成为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信条。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应急管理作
为一项国家治理职能和社会事业,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应急的主要目标是针对突发事件
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这里面就涉及人、财产、各类系统、各类灾种及其灾
变过程等社会客体。一是受灾人群。受灾人群是各类灾种的伤害对象,无论身份地位,还
是工作职业的不同,也无论国别或是区域的相异,还是不同城市或乡村的居民,只要遭遇
任一突发性灾害 (灾难)伤害,都是被救助的客体对象。受灾居民的生命安全是被应急
救援的第一对象。当然,有些灾民本身也同时为应急主体。二是相关财物。这是指与受灾
居民相关联的各类财物,包括房屋建筑、矿山、设备设施、农业作物、饲养禽畜、交通工
具、各类生活起居家什等。既有私人的财物,也有公共的财物,是能够维系居民生活、企
业生产、社会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同样是应急行动的对象客体。三是各类系统。这里具
体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系统,大到国家、城市等,小到社区、家庭、工厂、学校、医院、交
通站和交通要道等,以及各类现代的信息化平台系统、国家或区域电网等。它们的安全即
是居民的安全,是居民安全的依托所在,应该处于应急客体对象之列。四是各类灾种及其
灾变过程。突发事件是应急的自然客体元素,具体讲就是中国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厘
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这四大灾种。由于它们同时兼有
社会客体的特性,是侵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负性客体,是必须通过应急行动进行预防、
准备、响应、恢复的全过程排除对人的危险伤害的对象,因而有时也纳入应急的社会客
体。这符合高层领导所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
总之,中国式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指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在党的统一领导
下,凝聚政府和社会各方应急力量,有规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应急管理活动。
二、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的特征分析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时代
性、人民性、民族性、政治性、系统性。
(一)鲜明的时代性。当代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最突出的时代性特征在于:以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依归,为防范化解伟大复兴征程中的
重大风险挑战为己任。首先,21 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全球化、
现代化的交汇演进,人类已经进入高风险多发时期,突发事件的灾变风险日益复杂化和不
0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