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99
通过 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推动数字化嵌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行机制,可促
进提升现有运行机制的协同度,进一步补位和反哺当前矩阵架构。一是破解项目信息屏
障。数字化嵌入有助于实现智能网络信息集成,推动升级中心、所、站等管理单元间的联
系路径,使得不同管理单元可以实时监控文明实践进展。二是聚能线下管理体系。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以志愿团队为中心开展文明实践项目,其线下的管理结构、组织方式等较为
多元、自主、分散,因而线上管理体系是其重要补益。
首先,通过数字化嵌入实现矩阵赋权增能。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志愿队伍的非
官方性、非正式性属性容易造成志愿服务出师无名和正规欠缺,因此赋权增能对于志愿服
务队伍管理至关重要。通过云上 OA、线上办公等方式为志愿队伍构建网上工作场域,推
动线上定岗定编以及管理制度化,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正规性、组织性。其次,通过数字
化嵌入实现矩阵跨越协同。通过审批矩阵、智能提醒等方式疏通文明实践中心各管理单元
间的信息通道,重点防止流程审批信息、协同调度命令等长时间堆积在中心、所、站内,
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等分域机构的耦合效力。最后,通过数字化嵌入实
现矩阵行为监督。由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志愿性和公益性,使得志愿服务队伍行
为标准和服务质量难以有效监督。以文明实践 “所”为基本单元,通过标准数据、云钉
一体、后台抓取等方式建构辖区内志愿服务队伍的行为监督范式,将线下考核平移至线上
以实现自动对标对表,提升志愿服务队伍的云管理和服务力。数字化嵌入文明实践矩阵见
图 1。
图 1 数字化嵌入文明实践矩阵
(二)志愿服务义项:数据仓库与精准对接
大数据分析是数字化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借助大数据手段可提升志愿服务的精准化水
平。一是搭建云上数据库,数字化嵌入运行机制可推动文明实践数据的自动采集、有效清
洗和深度加工,推动建构云上数据库,为文明实践的决策者提供多维立体信息。二是聚焦
服务个性化,数字化嵌入可构建大数据分析框架,为每位基层社区群众画特征图、需求
图,引导文明实践资源投向群众需求迫切的盲区,打破优质项目资源虹吸困境。
首先,通过数字化嵌入构建数据仓库。通过数字调查问卷以及群众需求大数据,构建
以社区文明需求为核心的多维数据仓库,并依托平台网站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选取和运用。
其次,通过数字化嵌入开展需求服务。通过个体画像、智慧模型等方式精准剖析文明实践
“站”内群众的个性需求,逆向形成志愿服务用户驱动。同时,坚持基层文明实践政治导
向,利用短视频、小程序等数字赛道升级融媒体中心,积极传播国家方针政策,做到政治
建设与群众需求有机融合。最后,通过数字化嵌入实现事后矫正。数字化矫正是对文明实
践项目的修复和完善,既是对项目的事后复盘,也是对下阶段项目的事前补位。如针对当
前一些地区盲目上马网红项目和重点项目,通过数字跟踪、匹配辨识等方式识别项目的针
对性和恰配度,进而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数字化嵌入志愿服务义项见图 2。
7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