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91

说,并不是分封制不好,而是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人的本性导致分封制的弊端越来越突
             出。郡县制自秦统一六国后总体上就是这种政治实践,但即便在郡县制下也有诸多形式的
             分封,当然与先秦时期的分封制的内容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样,分封制下也设有县治、郡
             治,但不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是一种国家治理机构。在郡县制下反复争论的分封问题,在
             历朝历代中都演绎了权力争夺的流血事件,也意味着郡县制从一开始就蕴含着弊端,而郡
             县制不仅使人性在权力面前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也因拾起了先秦崩溃了的礼乐把郡县制
             “大统一”的弊端遮掩得严严实实。然而,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情况来看,这种遮掩不
             过是获得皇权和在皇恩之下跋扈者掩耳盗铃的把戏而已。

                                                       〔参考文献〕
             〔 1〕〔 32〕〔 66〕胡键. 治理的发轫与嬗变:中国历史视野下的考察 〔 J〕 . 吉首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2020,( 2) .
             〔 2〕〔 8〕〔 15〕〔 18〕〔 20〕〔 21〕〔 23〕〔 24〕〔 29〕〔 30〕〔 31〕〔 33〕〔 34〕〔 35〕孔安国传,孔颖达
                  疏. 尚书正义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49,52,300,36 - 37,382,406,323,

                  464,318,130,476,96,126,264.
             〔 3〕杨光斌. 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 〔 J〕 . 中国社会科学,2019,( 10) .
             〔 4〕姚中秋. 历史政治学的中国议题 〔 J〕 . 中国政治学,2019,( 2) .
             〔 5〕胡键. 再论治理的历史起源———兼论中国政治科学应该回到哪里的历史 〔 J〕 . 社会科学研究,

                  2022,( 5) .
             〔 6〕〔 10〕〔 16〕〔 17〕〔 19〕〔 36〕〔 47〕〔 49〕〔 50〕〔 52〕〔 53〕〔 54〕〔 60〕〔 61〕〔 62〕〔 69〕〔 78〕
                  〔 80〕〔 83〕〔 86〕〔 87〕〔 88〕司马迁. 史记 〔 M〕 . 北京: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点校二十四史修订

                  本:4、7,163,128 - 129,125,131,1841,233,1754,3490,3886,307,325,508,3325 -
                  3326,3585,304,304,317,325、329,2368,486,3270.
             〔 7〕孔安国传,孔颖达疏. 尚书正义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40;另外可参见曾运乾

                  注,黄曙辉校点. 尚书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70.
             〔 9〕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 论语正义 〔 M〕 . 北京:中华书局,1990:711.
             〔 11〕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整理. 荀子集解 〔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2:115.
             〔 12〕〔 14〕何休解诂,徐彦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 J〕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 - 12,6、12.
             〔 13〕晁天义. “大一统”含义流变的历史阐释 〔 J〕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 3) .
             〔 22〕司马迁. 史记 〔 M〕 . 北京: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点校二十四史修订本,12,16,18,51;孔安国

                   传,孔颖达疏. 尚书正义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2.
             〔 2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 国语集解 (修订版)〔 M〕 . 北京:中华书局 2002:1 - 2.
             〔 26〕焦循撰,沈文倬点校. 孟子正义 〔 M〕 . 北京:中华书局,1987:71.
             〔 27〕胡键. 再论治理的历史起源———兼论中国政治科学应该回到哪里的历史 〔 J〕 . 社会科学研究,


                   2022,( 5) .
             〔 28〕〔 90〕胡键. 中国古代治理中的君士互动 〔 J〕 . 吉首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3) .
             〔 37〕胡键. “天下”秩序:一种文化意象 〔 J〕 . 学海,2017,( 4) .
             〔 38〕〔 41〕 〔 42〕 〔 45〕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 〔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6:1671,

                   226 - 227,779、785 - 786,476、549、835、906 - 907、1239、1371、1405、1467、1662、1801.
             〔 39〕黄怀信,张懋,田旭东撰. 逸周书汇校集注 (修订本)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30.
             〔 40〕〔 44〕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 周礼正义 〔 M〕 . 北京:中华书局,2013:1121,786.
                                                                                                       9 ·  ·
                                                                                                      8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