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69

合起来,及时掌握党员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心态,加强党员认同意识的培育,巩固、提
             高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认同水平,破解其担当作为动力不足的困境。第三,要加强对非公
             企业党员的对党忠诚和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要抓好理论学习,结合非公企业工作实际推
             进学思践悟、知行统一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提升非公企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
             而使其坚定理想信念,自发自愿增强对党忠诚,形成自主忠诚,进而促进政治认同向实际
             的担当作为的转化。第四,要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加大对非公企业优
             秀党员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充分利用先进典型、身边人和身边事进行榜样教育,提升非公
             企业党员的集体意识、公共服务意识,从而激励其工作中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三)研究展望
                  尽管本研究对非公企业党员担当作为心理机制的探索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但从
             研究本身来说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首先,本研究采用问
             卷调查法,通过自陈式量表测量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鉴于本研究变量的特殊性,被试必
             然会受到社会赞许的影响,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偏误。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对个别变量,
             例如担当作为,采用他评方式予以测量,同时加入对社会赞许变量的控制分析,以增强数
             据的客观性和变量关系的可靠性。其次,本研究重点考察了非公企业党员担当作为的心理
             机制,但在研究设计中并未涉及组织环境、领导上级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所选取变量主要
             集中于个体心理范畴且层次较为单一。未来研究可将多层级因素纳入研究假设,综合个体
             层面与组织层面因素的交互影响,进而提高对非公企业党员群体担当作为影响机制的认识
             水平。最后,在本研究中,公共服务动机在控制忠诚和担当作为的关系中并不存在显著的
             调节效应,这一结果提示我们,上述关系中可能还存在其他调节变量发挥作用。未来研究
             可尝试引入新的调节变量,例如党组织的威信,更进一步考察政治认同对担当作为影响机
             制的作用条件。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 以更大力度扎实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 J〕 . 党建研究,2012,( 4) .
             〔 2〕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 J〕 . 党建研究,

                  2013,( 3) .
             〔 3〕〔 2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信念坚定
                  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王沪宁出席 〔 J〕 . 党建,2021,

                  ( 10) .
             〔 4〕何隆德. 新时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组织化路径探析———长沙市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 J〕 . 长沙理

                  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 6) .
             〔 5〕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 (第四版)〔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07 - 308.
             〔 6〕彭正德. 论政治认同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 J〕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5) .
             〔 7〕刘波亚,李金玉. 网络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逻辑 〔 J〕 . 教学与研究,2019,( 4) .
             〔 8〕朱光楠,李敏,严敏. 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 〔 J〕 . 公共行政评论,2012,

                  ( 1) .

             〔 9〕〔 28〕邱茜. 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山东省 17 地市的实证研究 〔 J〕 .
                  中国行政管理,2017,( 6) .
             〔 10〕〔 29〕〔 37〕陈振明,林亚清. 政府部门领导关系型行为影响下属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吗?———公

                   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 J〕 . 公共管理学报,2016,( 1) .
             〔 11〕〔 30〕陈鼎祥,刘帮成. 基层公务员变革担当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公共服务动机的涓滴效应
                                                                                                       7 ·  ·
                                                                                                      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