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60
中之重。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 。党
〔 2〕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党建工作,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
在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发表重要讲
话,强调党员干部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
担重用的栋梁之才。 近年来,非公企业党员数量不断增多,成为党员群体中不可忽视的
〔 3〕
一部分,其政治心理状况和担当作为水平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非公企业党员来源
广泛,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党员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大影
响了非公党建的效果。如何激励非公企业党员担当作为,使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
成为了新时代非公党建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对于担当作为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多集中在
组织和制度层面 ,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分析框架,而忽视了从政治心理的视
〔 4〕
角出发探究党员担当作为的内在心理机制。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政治认同对政治行为具有
导向作用,因为 “政治态度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化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
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 。个体如果对政治身份、政党、制
〔 5〕
度、政策等具有较高认同,就会倾向于按照政治体制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服从政
治权力确定的政治规范 。基于这一思路,本文从政治认同出发,探讨政治认同是否会影
〔 6〕
响、如何影响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影响非公企业党员的担当作为。
本文的学术价值有以下四点:首先,本文将研究视线转向非公企业党员,重点关注他
们担当作为的心理机制,有助于丰富担当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为非公企业党建研究提供了
一个新视角。其次,本文基于信仰的视角,提出非公企业党员政治认同会通过对党忠诚对
其担当作为产生影响,拓展了已有关于对党忠诚和担当作为的研究思路。在社会互动的过
程中,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认同不断内化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信仰 ,也就是理
〔 7〕
想信念;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对党忠诚以及积极的政治行为———担当作
为。再次,本文提出并检验了公共服务动机在对党忠诚和担当作为中可能存在的调节作
用,扩充了非公企业党员担当作为产生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适用情
境。在以往研究中,公共服务动机不仅是影响公共部门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例如对工作
投入 、组织公民行为 、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 、变革担当行为 等都具有积极的预
〔 8〕
〔 9〕
〔 11〕
〔 10〕
测作用,同时也是调节利组织行为影响关系的关键第三方变量,例如公共服务动机在对党
忠诚与组织建言的正向关系中表现出明显的强化效应 。公共服务动机的 “公共性”和
〔 12〕
对党忠诚的要求相符,并且与担当作为的导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会助推对党忠诚向担当
作为的转化。鉴此,本文预期非公企业党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将强化对党忠诚对担当作为的
影响。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以对党忠诚为中介变量、公共服务动机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
的中介模型 ( moderated - mediation model),探讨了非公企业党员政治认同影响其担当作
为的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从实证的角度为对党忠诚、担当作为搭建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逻
辑体系。本研究的开展不仅可以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可以为激励非公企业党员
担当作为、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实践启示。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政治认同与担当作为
担当作为,即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担当作为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认真履行现有
的工作职责,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更多的角色外行为 。作为一种工作行为表
〔 13〕
现,担当作为是指敢于负责、勇于实干并高质量完成任务的行为特征表现 ,会受到个
〔 14〕
8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