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61
体心理、组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个体的理想信念、能力素质、风险规
避心理等被认为是影响担当作为的重要因素 ;角色认同在担当作为动机和担当作为关
〔 15〕
系中的中介作用也得到了证实。在组织层面,已有研究证明高承诺的工作系统、领导因素
会对担当作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通过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激励、考核、容错等机制,也
能够有效激发其担当作为 。上述研究多从组织管理视角把担当作为视作一种工作表现
〔 16〕
进行研究,但从政治心理与行为的视角来看,鉴于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身份特殊性,其担
当作为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政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体政治态度的影
响。因此,本文尝试探究非公企业党员担当作为背后的政治心理机制,重点关注政治认同
对担当作为的影响。
政治认同是个体在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系统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态度,是
个体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表现为按照政治制度、政治组织的要求规范自身的政治行
为 。政治认同是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实践的统一,是个体政治行为实施的动力来源,
〔 17〕
对其政治行为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指引和驱动作用 。个体如果对政治系统有较高的政治
〔 18〕
认同水平,就会倾向于做出有利于其所属政治系统的政治行为。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当某
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成为个体自我定义的基础时,定义成员身份的态度和行为将被
内化为个体的态度,并支配个体的行为 。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行为,非公企业党员的
〔 19〕
担当作为必然会受到其政治认同水平的影响。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认同水平越高,为了维
护其自我政治身份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其就会越倾向于采取有利于所属政治组织的行
为,从而会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更明显的担当作为行为。鉴于此,本研究认为
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认同水平越高,就越倾向于担当作为,担当作为水平越高;反之,担
当作为水平越低。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1: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认同对其担
当作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对党忠诚的中介作用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我国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十分崇尚的一种美德。何
为忠诚,《忠经》中载:“忠者,中也,至公无私”,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对国家、人民、
事业、上级、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对于党员来说,忠诚是写在党章中
的要求,是政治品格的首要标准,对党忠诚根源于党员深刻的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理想信念
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
的最好诠释” 。作为个体价值观念的最高等级,信仰的形成会经历对认知对象从认知、
〔 20〕
相信到确认的过程 。政治信仰是对政治系统、政治原则、政治观念等的坚定信念,是
〔 21〕
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过程中从政治认同升华而成的一种更加深刻的政治情感。作为一种建
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的国家忠诚,对党忠诚的形成过程也是个体政治认同产生进而
升华为政治信仰的过程。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和党的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当前我国
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的认知和了解,对其产生较强认同,并进一步确认了自己
的政治信仰、坚定了理想信念,这种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在党员身上最显著的表现即为对
党忠诚。
政治信仰能够为个体提供政治价值判断标准并对其政治行为起规范作用,是个体政治
行为的行动指南 。作为党员政治信仰的一种集中表现,对党忠诚会促进党员积极的政
〔 22〕
治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对党忠诚,不
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具有较高水平对党忠诚的党员,其对党的理念、方针、政策、
〔 23〕
立场都有坚定的认同和信仰,并愿意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
9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