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55

制,实现治理实践中党建引领权责划分、责任压实、资源动员和整体联动,形成党的领导
             力、行政服务力、基层自治力的 “三力合一”。总之,党的组织优势的发挥将信息技术和
             机制创新融合为技术系统的新形态,通过党的动员和引领,逐渐形成 “政治引领、行政支
             撑、技术连接”的治理关系和治理工具。
                  (三)超越脱域治理:基于主体协同落实 “技术在场”
                  技术嵌入治理过程的核心使命和内在含义是认清治理对象的现实状况,并将其带到理
             想化的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取决于治理场景与技术特性的适配。然而,在创造出的虚拟治
             理空间的实然状态中,技术往往自动按照自身逻辑运作,并改变治理实践中的规则界限和
             主导权,进而导致技术应用与组织需求 “脱钩”状态下的反向性技术适配,忽视了治理
             场景的复杂性、多元性、公共性以及互动性,造成技术悬浮于治理之上的 “不在场的脱域
             主义治理” 。脱域治理表现为技术对治理的支配和主导,其实质是权力的渗透与控制造
                         〔 40〕
             成的理性异化,结果通过技术之眼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 。进而言之,单一治理技术和
                                                                        〔 41〕
             一致性规范设法化解与多元治理场景和全面性事实的张力,通过信息系统条线化、政策执
             行条块化、评估指标繁琐化、严查验收空降化等试图增强治理的理性,反而陷入了过度治
             理和治理低效的泥淖。
                  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将多元主体嵌合在组织和信息相重合的网络化治理模式中,促进
             治理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通过再造传统治理关系中 “输入—协商—决策—输出—反
             馈”的循环链条,形成了集分有序、团结共识、协作互动、监督有力的 “大协同”治理
             场景。一方面,党的领导下的数字治理具有分流治理的特征,通过治理资源和信息管理的
             靶向性和制度性调配,实现具体部门在层次决策和行动上的模块化处理路径,即在层级统
             一、横向整合中将科层组织中的政治势能和资源配置转化为治理过程中技术行为韧性和精
             准化、清晰化的 “行为范式”。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下数字治理具有协同治理的特征,政
             府内外多元治理主体和子系统构成整体开放的综合系统,通过信息网络的技术链接进行有
             序、持续的互动,形成共遵规范、相互协调、力量增值、合作共赢的非线性协同行为,即
             数字技术作为治理系统整体的高级序参量,在领导权威保障、权责明确、政策认同和治理
             合力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治理效能。总之,党的领导优势将政府层级、政府
             部门、政府内外多元治理主体纳入到关系均衡、功能同质、目标同向、资源共享的治理环
             境中,进而将技术浸润到治理场景中,实现技术行为与治理资源、治理任务相匹配的 “技
             术在场”,在技术链接中实现靶向结对、精准合作与有机团结、灵活治理的统一。
                  (四)超越事本主义:牢固制度根基产生 “技术自转”
                  数字技术作用于治理实践的过程依托于一定的制度安排得以施展,并超脱于只作为工
             具和手段的形态,形成制度形式下目标遵从、结果可控的长效运作图式。然而,在政府科
             层的刚性环境下,数字技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被限定,在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与制度
             创新脱钩,用技术创新的表象来掩盖治理现实中的内在矛盾,用 “事本”逻辑来表面替
             代利益逻辑 ,表现为客观技术被 “捆绑”在过度反映主导者主观意图的过程中。事本
                          〔 42〕
             主义逻辑的实质是就事论事,主张技术在既有的行政体制内按照既有规范发挥作用,其结
             果呈现短期跃进效应,但悬浮于治理体制之上的技术往往会异化为程序,并在制度惯性和
             技术惯性的双重约束下失去原有的活力,丧失感知、连接、传输等方面的能力,使治理效
             能难以长期固化。即,数字治理陷入 “简单创新”的困境,技术附着于现有体制表面或
             对体制进行简单复制,形成行政制度僵化和技术制度缺失的 “内卷化”局面,在运行过
             程中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会放大技术结构和制度结构间的张力,造成制度空转的结果。通
             过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能够推动各项制度相互结合、有机互动,实现技术规范和数据

                                                                                                       3 ·  ·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