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党政研究》2023年第4期
P. 35
能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成为了最早将数字政府纳入区域发展规划的省份,
同年 8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了首项省级数字政府专门性政策,随后广东省、湖北省、
山东省等地区也陆续出台了数字政府相关发展规划,为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指
引。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已有 17 个省份初步构建了数字政府政策支撑体系,预示着
我国地方数字政府实践进入稳步上升阶段。
但是,地方实践的不断推进也逐渐暴露了很多问题。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数据
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报告 ( 2021)》显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呈
明显差异化空间分布,在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以及治理效果各级指标维度均表
现出明显的东部先进性特征,而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虽有部分省份呈现一定的后发优
势,但整体发展仍然薄弱,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省域间数字政府建
〔 2〕
设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哪些资源要素的匮乏造成了部分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低绩效问题?
不同资源条件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协同联动关系?怎样的资源能力配置组合对数字政府绩
效结果产生影响?数字政府建设表现不足的地区需要如何破解发展困境?为解答上述问
题,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针对地方数字政府绩效问题展开实证分析,运用模糊集
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索影响省级数字政府绩效表现的组态构件,识别改善数字政府低绩效地
区建设水平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发展以及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
鉴。
二、文献综述
数字与智能技术对于治理现代化实践的重要驱动作用已经获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认
同。除数字政府概念本身,相关研究还引申出了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治理 等多方
〔 3〕
〔 4〕
面内涵,凸显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导向 。既有研究多围绕数字政府的价值性展
〔 5〕
开,一方面,梳理国家、地区间数字政府的先行实践经验,剖析其内在机理与外部环境从
而发展出具有普适性的体系框架,另一方面,针对影响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的多重因素进行
分析检验。其中,Luna 等 ( 2014)认为技术、组织及制度的动态交织深刻影响着数字政
府的协同演变 ,Gil - Garcia 等 ( 2020)实证检验了组织特征、制度安排等因素对于数
〔 6〕
字政府服务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影响 ,刘祺 ( 2020)针对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困境成因进
〔 7〕
行了研究解构 ,李锋等 ( 2021)认为领导重视程度正向作用于数字政府回应力 ,李鹏
〔 8〕
〔 9〕
等 ( 2021)基于创新网络视角就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的作用进行了案例分析 ,阮霁阳
〔 10〕
( 2022)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深入研究了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 。
〔 11〕
梳理发现,当前学界针对数字政府的概念内涵、价值机理、影响因素等问题已经进行
了一定的研究探索,对于数字政府实践工作的稳定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以
下局限。第一,就理论视角而言,尽管资源对绩效构成直接影响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研究
验证 ,但尚无研究基于资源视角探究数字政府绩效问题,因此识别政府内外部资源能
〔 12〕
力与数字政府建设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绩效的组态构型等问题需
要相关领域学者的进一步关注。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既有研究多从理论推导或回归分
析等方法展开,忽视了复杂条件组合的联动作用对于数字政府绩效水平的深刻影响,未能
有效提高数字政府相关理论的实践切题性,因此在方法的运用上需进一步关注影响因素的
多重并发关系,兼顾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分析优势,提高对数字政府绩效问题的复杂性认知
程度。第三,就研究内容而言,鲜有研究针对数字政府建设的低绩效问题展开。既有研究
多关注于导致数字政府高绩效表现的组态路径 ,但是纵观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
〔 13〕
导致地方数字政府绩效成果不显著的原因对于推动实践改进、缩小地区差异而言更为关
3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