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71
在省级层面,一般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以后,省级党委召开财经委员会会
议。省级党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的任务包括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
委常委会 (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关于落实省级党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已经做出的部署情
况,听取有关省领导、各部门有关经济工作举措的汇报,分析研判前一阶段经济运行情
况,对阶段性或全年重点经济工作提出要求和进行部署。省级党委财经委员会议机制,一
方面要发挥连接中央与基层的枢纽作用,将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传导下
来;另一方面要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实行领导,对本地区重大经济问题作出决策。
在市、县层面,党委财经委员会的功能更加侧重协调经济工作涉及的各项关系,讨论
经济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在市级层面,学习传达中央精神,省级党委全会精神、省委财经
委员会会议精神,研究本地区贯彻落实措施,听取重点工作、阶段性经济运行的情况汇
报,根据市委常委会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安排和部署阶段性
经济工作,分解经济工作任务和责任,监督经济工作的落实情况。在县级层面,各县级党
委财经委员会通过调研等途径掌握情况、研究讨论经济工作,结合县级党代会、县级党委
全会、县级党委常委会等形式,对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各地县级党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的召
开时间具有灵活性,不同的县级党委财经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议题设置、议题范围、办事
机构、开会频率等都有较大差异。
(四)经济干部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经济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协调难度大,需要大量具有相当专业素
养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型干部和专业人才。经济领域干部和人才的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
是地方党委顺利实施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支撑。党的历史上积累了干部选拔任用和人
才使用的丰富经验,为推动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选拔任
用制度不断完善,强化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条件,为经济领域干部和人才成长创造了
条件。
一是坚持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这是加强党对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的重
①
要途径。这一原则的强化开始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现了重要的方向性的变化,即坚决避
免简单 “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单纯重视竞争性选拔方式的弊端,突出强调了党委和
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另外,经济工作不是单纯的业务
〔 21〕
工作,而是与全局紧密相关的中心工作,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严格标准看待经济工作
干部和人才,在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基础上推进经济工作。
二是支持经济工作干部和人才成长。首先是完善学习机制。地方党委组织开展干部政
治能力和经济工作能力培训,由党委领导同志、经济部门负责同志作专题辅导报告,提高
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经济工作意识和能力,提高经济工作干部和人才的思想认识。
其次是培养锻炼机制。建立领导班子内部的协同机制,即增加分管不同领域经济工作同志
间的业务交流,在协同工作中提高经济工作能力。有的地方采用 “ AB”角制度,由分管
经济工作同志为 A 角、负主要责任,非分管经济工作同志为 B 角、负次要责任,二者共
同参与经济工作。第三是干部交流机制。开展区域间的挂职锻炼,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干
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或经济发达地区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到经济落后地区开展工作;
实施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工作机制,联系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机制,联系帮扶贫困县、贫困
① 改革开放以后,党管干部原则的内涵逐渐清晰和明确。21世纪初,党中央明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要求把党的
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参见张博.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 〔 J〕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 5) .
9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