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67
外学术研究的长期关注热点。既有研究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资源,形成了
以下解释进路:
一是关于 “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成因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将地方党委与地方
政府视作一个分析整体,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这一整体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的观点
认为,在超大市场和资源分布不均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间有秩序的竞争有利于实现经济增
长,如在市场环境较好的地区,政府监管市场的行为更趋规范,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流通成
本,塑造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有的研究聚焦政府内部,认为地方政府为完成上级
〔 3〕
下达的各项任务,采取了量化指标的方式来建立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督促各部门各地区
实现经济赶超, 并将地方经济增长状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该研究
〔 4〕
认为,这一激励机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
原因。
〔 5〕
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研究。此类研究不再将地方党委与地方政府视为
一个分析整体,而是深入地方政治生活内部,聚焦地方党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体形
成了三个层面的研究视角。在宏观层面,讨论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领导作用。
这一作用体现为,党中央制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经济安排,对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发挥党的各类工作机关的职能作用,领导各领域各方面经济
工作,确保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中观层面,讨论党中央及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
的体制机制。党中央及地方党委通过一系列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体制机制,对经济工作
实行集中统一领导,进而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 在微观层面,讨论提高党领
〔 6〕
导经济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如完善经济工作机构设置、优化经济发展的职能配置、健全
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畅通经济发展的管理运行,提升领导干部的经济工作能力和素养,
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党委领导班子、经济工作部门等。
〔 7〕
既有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行
政和市场原因,分析了党的领导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作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
关键因素———地方党委并未得到广泛关注,仍缺乏专门研究。例如,有的研究涉及与地方
党委相关的因素,如党委书记、行政负责人等关键角色的作用,但这仅散见于对中国经济
发展模式的讨论 之中;有的研究注意到地方治理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但未展开
①
论述地方党委及其领导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看,“党的领导”恰恰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
②
缺的内生动力,也是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枢纽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党委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不断积累,但仍
未有效转化为学术主题,特别是在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对于地方党委
是如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门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如何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角度
解释 “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成因、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在逻辑,应
当引发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地方党委这一政策执行的 “中间
段”和 “关键执行者”,关注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运行机制,展现地方党委在经济发
展中的独特作用。
① 如张五常认为,在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县委书记、县长能够利用行政资源,以远比市场机制速度更快、
范围更广的方式来调配生产要素,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见: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 〔 M〕 . 北京:中
信出版社. 2018.
② 如路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在大国基础结构之下,以工业体系为载体的有用知识体系和社会能力的
累积性成长。参见:路风.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增长 〔 J〕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1) .
5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