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70
议精神通过媒体传播出去,建立了释放经济信息的重要平台。
(二)经济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机制
经济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工作对象,利益牵扯复杂,需要党的各项领导体制机制带动
协调各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第一,发挥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
条例》规定了地方党委在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职责,是地方党委在本地区发
挥领导作用的基本遵循,为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制度资源。一方面,
地方党委全会、常委会制定经济工作方针政策,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
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的贯彻
落实。另一方面,地方党委推动地方人大开展经济立法,推动政府落实经济工作部署,推
动人民政协围绕经济工作建言献策,引导社会各界增强经济发展信心,鼓励社会各界积极
投身本地经济建设,形成各方面共同关注、共同助力的良好局面。
第二,通过党委职能部门实施领导。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地方各级委员会设立的职能
部门,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领导下各负其责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体
系。2023 年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新组建的中央
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
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这一改革举措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
〔 20〕
门的民营经济领域党建 (由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小个专”领域
党建 (由组织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开展),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党建 (由
机关工委、财政部门、司法部门等部门开展),新就业群体领域党建 (由组织部门、交通
运输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邮政管理部门等部门开展)协同起来,归属社会工作部这
一党委职能部门,有力强化了党对经济工作的统筹协调,有力加强了相关领域党的领导和
党的建设。
第三,通过党委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实施领导。经济工作涉及发展改革、
财政、金融、商务、民生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
往往难以解决系统性问题,这就需要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高位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在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领域建立健全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将中央全面深化改
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
组改为相应的委员会)。在省级层面,按照中央要求,对应完善省委财经委员会,发挥决
策本省经济工作重大事项的作用。省级党委财经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的设置各有不同,有的
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作为省委单独的工作机关,有的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置在省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政府相近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在市、县层面,市级、县级财经委员会
更多聚焦有效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经济决策,协调本地区涉及经济发展的各部门,讨论
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安排;其办事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协同原则,基本设置在政府相关
部门,避免编制过多、职责重叠、权责分散的问题。地方党委财经委员会的设立,体现了
地方党委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及其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能够确保党委决策有效传导,是
地方党委有效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机制。
(三)经济运行的推进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这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地方党委在经济运行中的推进作用,就是大
力支持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责,运用党委财经委员会等形式协调各
方、形成合力。
8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