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27
解决问题。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
成败,正是依靠艰苦卓绝的矢志奋斗,党领导人民在现代化探索中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历史主动创造了中
华民族历史上的最恢宏史诗。更具代表性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党深刻认识到,一
个民族和国家通过依靠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难以实现强大和
振兴,因此将独立自主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把现代化建设放在
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将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等等。这些百年积淀的历史经验
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观点和方法,最大程度避免了任何
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 “盲目主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的发挥提供
了根本思想标尺和实践依循。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的深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
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
〔 9〕
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伟大事业中取得的精神文明成果,始终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这
一视角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性内在地涵括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内蕴与精
神底色。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思想指引。党的二十大明确强调: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这
〔 10〕
一论述首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
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
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成为劳动人民 “改变世界”、消除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的强大武器。
在百年现代化的探索中,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
机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合贯通起来,运用马克
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审视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诚如马克思所言: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
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
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性就是在作为社
〔 11〕
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世情党情国情的动态变化
自觉主动地作出契合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切实抓住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的 “根本”所在,进而在马克思主义 “解释世界”与 “改造世界”双重功能的逻辑互动
中实现历史主动性主客体的统一。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驱动。梦想是人们对美好未
来的向往、憧憬和追求。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是中国式
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的目标旨归与实践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和话语体系
5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