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32

(一)在实现救国大业中探索局部执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俄国 “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
             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地区,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始尝试建立革命政权,探索局部执
             政。中国共产党又先后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等根据地。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也标志着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党领导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
             要尝试。1937 年 1 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
             中心和战略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延安长达 13 年之久的局部执政,创造和积累的
             宝贵执政经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局
             部执政的不断成熟完善,党对于执政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1935 年,毛泽东指出:“我们
             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 。后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 2〕
             “党将要在全国范围成为执政党”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如何建立政权、如何建好政权是
                                                〔 3〕
             政权建设的主题。这一时期局部执政取得重大成就,在实现救国大业进程中坚持不懈探索
             局部执政、加强政权建设。
                  (二)在完成兴国大业中实现全面执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执政党,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执政,完成了政党角
             色的重要转变。这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开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
             能力建设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和任
             务要求,自觉学习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急需知识,对此,毛泽东曾告诫:“革命
             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如果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恢复和发展
                                                        〔 4〕
             生产事业,“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社会主义
                                                                                             〔 5〕
             改造完成以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贯穿共产党执政始终的
             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和党
             的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是这一时期党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集中
             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执政党执政
             能力法治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新中国筹建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
             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在一个时期内发挥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作用。1954 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正式开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历史
             进程,通过法律形式和法治手段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
             的自身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和更为迫切。这一时期,党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设立中共中
             央监察委员会履行党内监督监察职能,这些举措有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强健党的肌体、
             纯洁党的队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党在完成兴国大业中实现全面执政的历史转变。
                  (三)在推进富国大业中加强科学执政
                  在这一时期,党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
             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
             的物质条件。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开创和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邓小平提出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
             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不断加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
                                     〔 6〕
             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强和改
             进党的建设,要 “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五大提出 “全党要按照
                                                                       〔 7〕
                  0 ·  ·
                 3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