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33
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
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首次提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 8〕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这 “两大历史性课题”,并明确使用了 “执政能力”的概念。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强调,“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
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明确
〔 9〕
提出和使用 “长期执政”的概念。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系统阐述,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将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
建设作为主线” 置于加强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可以清晰地
〔 10〕
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推进富国大业中不断加强科学执政的能力。
(四)在实现强国大业中推进长期执政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
际两个大局,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
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推进党长期执政的原创性新理念新论断新思想,在
实现强国大业中推进长期执政取得新成就、实现新发展。针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 党
〔 11〕
中央直面矛盾问题、聚焦顽瘴痼疾、破除利益藩篱,带领全党通过自我革命,加快构建系
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持续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充
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
核心。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党善于战略谋
划和顶层设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
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
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 12〕
议》进一步提出要 “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
〔 13〕
告强调要 “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并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由此
〔 14〕
可以明确看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事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如期实
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顺利推进。我们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强
国大业进一步迈出坚实步伐,为推进长期执政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团结的社会
共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 百年大党能够
〔 15〕
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保持长期执政更不容易。新时代,围绕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不断强化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方向、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组
织基础、健全党长期执政的制度体系,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不断加强。
(一)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方向
政党政治属性是政党政治诉求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决定政党发展的政治方向。我
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要求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全党在政
1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