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34
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
一” 。党中央必须具有绝对权威,只有党中央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才能集中全党智慧。
〔 16〕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十年取得的最重大政治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作出的重
大政治抉择。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
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指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从 “两个维
〔 17〕
护”到 “两个确立”,充分体现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产生的实践效应,
彰显百年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政治成熟与政治自信的高度统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
任务是做到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 “两个确立”的认识自觉转化为 “两个维护”的政
治自觉、转化为干事创业和开拓创新的行动自觉,持续释放政治建设正能量。习近平总书
记深刻指出,“‘七个有之’本质上是政治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
〔 18〕
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
〔 19〕
针对党内存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复杂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党员干部不讲政治、忽
视政治、淡化政治,其严重危害表现为影响党的政治先进性,淡化政治引领作用,弱化党
的政治功能,进而威胁党的长期执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
位” ,将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发挥政治统领作用,有助于从政治上廓清本质和
〔 20〕
抓住本质,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上始终维护党中央权
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建设决定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成色,只有牢牢抓住政
治建设这个关键,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使党始终坚强有力,
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掌握历史主动。
(二)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
党的建设是系统性的伟大工程,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全党必
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始终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拥护。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建构于思想
建设的基础之上,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全党的磅礴力量,凝聚群众共识,厚植政
治基础。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筑牢党长期执政思想基础的重要举措。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在
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上取得重要历史成就、发挥重大历史作
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多次党内集中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新
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逐渐走向制度化常态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
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 21〕
新时代,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不断检视党内可能存在的影响党的执政合法
性、干扰党的长期执政的矛盾问题,始终做到全党思想纯洁、作风纯洁、组织纯洁,始终
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就是通过坚定理想信
念,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 “钙”,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
作为人生思想的灯塔。同时,党内集中教育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 “关键少数”,使党员
干部成为受教育的先头兵、做表率的排头兵,以良好的表率作用促进全党良好风气的形
成,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新时代充分运用党内集中教
育经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点的探索创新,推动建立健全党内集中教育制度,有效
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思想引领关键在于增
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
〔 22〕
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就在于全党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2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