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党政研究》2023年第1期
P. 25

和民族精神,这些共有文化基础的生成培育构建起由血缘向地缘再向文缘递进的价值序
             列,为人民发挥历史主动性赋予了精神寄托。从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到岳飞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从陆游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林则徐的 “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鲁迅
             的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多民族文化共同黏合成的那种以国事为己
             任、自强不息的家国情怀的强烈感召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多元一体的大团结格局,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没有
             中断的文明实体,构筑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经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力量之源,最大限度实现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为激扬全体中华儿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主动性夯实了价值根基。


                 二、革命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的不竭动力
                  革命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命运与前途

             的思考和探索,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进程中带领全体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创
             造。在这一文化富矿中,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革命道德与优良的革命传统作为其重要
             内容和经典符号,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淬炼并镌刻着中国共
             产党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赤胆忠心和勇毅奋斗,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独特的精神风貌与历史主动性。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源自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激励。历史从哪里开
             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从哲学价值论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无论在具体形
             态上表现出怎样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浓缩与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思想因素,
             这些思想因素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历史主动性的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不同历史时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
             创造精神矢志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和一大批爱国如家
             的英雄模范人物,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精神成果,如具有开端意义的红船精神,
             有反映革命道路探索和政权建设的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苏区精神、西柏坡精神,
             有捍卫和平正义的抗美援朝精神,有面对自然灾害敢于挑战勇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抗震救

             灾精神、抗疫精神,镌刻百年历史坐标的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饱满革命加拼命精神的精
             神成果作为特定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下的真实写照,以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明了中国共产党
             在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中的精神特质,是 “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
                                                                                                        〔 4〕
             奏响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强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性提供了坚实精神
             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可以说,一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的艰苦奋斗史,就是一部革
             命精神的传承发展史。回顾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这一全新文明形态之
             所以在风云激荡的历史时空变换中得以蓬勃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
             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忽视以精神伟力来推动现代化的建设,而是将党的精神谱系中每一种
             精神都以立体客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把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正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
             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
             向前” 。
                    〔 5〕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性源自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的熏染。“德”在汉语中
                                                                                                       3 ·  ·
                                                                                                      2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