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52
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成为了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
第二,中国道路回答了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极为关切的 “时代之问”,丰富和发展了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指明了路径,但是他们对
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做出详细的特征性描述,如何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成为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
家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恰好证实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并非易事,所以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者极为关切的 “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正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
一问题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
相结合,摆脱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束缚,以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度创
新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与挑战,也回答了共产主义者极为
关切的 “时代之问”,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三,中国道路重构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主义的语境下,社会
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资本主义自我扬弃后形成的新的社会形态,也
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19 世纪,资本主义被
当时的社会主义者看作是自己的死敌,并把消灭资本主义看作是自己的历史使命。20 世
纪,美苏争霸更是加剧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立和相互抗衡的局面,既拖
垮了苏联的经济,也为东欧剧变埋下隐患。中国共产党巧妙地解决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理论上的相互替代关系和两制并存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从未否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性,时刻意识和防范资本主义中的腐
朽部分死灰复燃的危险,以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规制资本。其次,中国共产党也深刻把握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统一性,看到了资本主义中的 “伟大文明作用”对于建设社
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突破了当前
世界现存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竞争困境,紧密结合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实际
状况,成功破解了 “一球两制”相处的发展难题,为正确处理两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
考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构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对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破解 “零和博弈”的悖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矛盾体。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
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从根本上
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以大数据、云计算、量子科技、人工智能、5G 通信等数字技术为
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
面,人类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全球治理面临着国际范围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局
部冲突频发、地区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与流行疾病不时突发,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
性仍然在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生态危机、难民潮、全球性疾病等
全球性问题相互叠加出现。建立在以少数发达国家意志为主导的旧的世界秩序,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世界一体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危机,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世界秩
序,很多人也由此陷入困惑之中: “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对此,中国方案是:
打破 “非白即墨、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善即恶”的西方现代性思维方式,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世界新秩序的中国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
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的社
会政治理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观在当代世界的生动演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1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