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16

具有在村内强制性收听且覆盖面广、传播信息时使用方言具有人情味、投入经济较少等优
             势,可以弥补报纸等大众媒介政治信息传播的不足,因而在农村地区投入使用并推广。
                  1. 大喇叭在村内被强制性收听,覆盖面广且动员效果显著
                  农村大喇叭一般设置于村委会当中,由村支书、村长等村干部进行协商管理。一个村
             的地域范围相对较小,大喇叭可以在村范围内同一时间进行政治信息的传播与解读。一旦
             有新的信息需要传达给村民,村领导就会在第一时间打开大喇叭。喇叭一响,村内居民无
             论是在劳作还是休息,都会被动接收来自大喇叭的信息。虽然村民不具有接收信息的主动
             性,属于是强制性收听,但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生活节奏慢、娱乐方式少等因素,大喇
             叭的大众传播方式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农村,信息传播表面上是一种无序状态,但其背
             后是依赖关系网进行传播,动员效果明显。村民在同一时间内接受信息,可以在村范围内
             进行讨论交流。大喇叭在一定范围之中进行着社群传播,关系网将社群传播与人际传播相
             连接,在通过社群传播进行政治信息传递的同时,村民之间的人际传播促使民众之间自行
             进行信息的消化,减少后续工作任务。

                  2. 多使用方言传播,具有心理接近性及人情味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电报、收音机、电视等。报纸以文字形式
             对政治信息、国家方针政策进行编码。文字具有隐喻意义,需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
             力,而农民文化程度有限,对报纸中的信息进行解码难度大,不适合利用报纸对其进行政
             治信息传递。电报需专业技能,门槛更高,且多用于军事,民用较少。收音机、电视机等
             需投入的经济费用较高,当时普及率低。而大喇叭多由村干部等意见领袖使用当地方言进
             行传播。意见领袖同属村内居民,与其他被传播者长期生活在一起,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所
             传递的内容易被其他居民接受。意见领袖将政策、文件等政治信息加工转化,使用易被当
             地村民接受的方式进行二次传播。方言的使用让居民有心理的接近性,产生熟悉感,在心
             理及情感上拉进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更利于政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
                  3. 农村大喇叭投入成本较低
                  信息传播中,大喇叭在精力、技术、经济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相对于报纸
             需要通过采集信息、加工、生成信息、版面设计、编辑、印刷等多个环节,需要投入精力

             大,大喇叭一村一设,打开即可使用。大喇叭不像报纸需要接受者投入相对较高的专注
             度,它调动的是民众的耳朵,只需民众在劳作之时当作休闲娱乐,不占用专门的时间,直
             接使用者及信息接受者需要投入的精力都较小。相对于电报,使用者及接受者都需要有极
             高的专业技能,大喇叭在安装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技术含量较低,易操作。相对于电话
             一对一传播,告知范围小,传播信息时投入经济成本较高,大喇叭村内设置,少对多传
             播,喇叭一响所传递的信息立即会在村内流通,信息传播经济成本低。

                 二、农村大喇叭的发展窘境及价值重现

                  农村大喇叭具有时代性,但目前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大喇叭是 1949 年以后国家
             和农民之间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整合媒介。尤其在上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作为一种极
             具传播力和渗透力的政治媒介,大喇叭成为乡村社会的 ‘神经系统’,发挥着宣传鼓动、
             组织动员、社会控制等多方面的政治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城镇
                                                           〔 7〕
             化”“打工潮”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互联网及移动客户端挤压大喇叭的发展空间,农村
             大喇叭的政治作用逐渐式微。而在疫情防控中,农村管理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农村大喇
             叭以消弭信息鸿沟、提高信息透明度、传播方式接地气、兼顾信息传达和娱乐效果、反复
                                                                                                       5 ·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