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11
国共产党才能对历史产生一种自信的态度。
再进一步而言,一种更高层次的 “政治自信”呼之欲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对政治的自信。“政治”是对道路、历史、理
论、制度和文化的集中反映。正是因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政治思想、良善的政治
体制、合理的政治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取得如
此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信建立在党对于自身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刻认识之上,
反映了党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政治自信同时也是更高级的政治
认同,是对自身所秉持的政治思想和坚持的政治道路怀有强烈且坚定的认同心理。因此,
政治自信能够使党和政府以更高昂的姿态和更充足的底气开展政治传播活动,以此来提升
政治传播的长期质效。
政治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决议》在叙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
史中的艰苦经历和辉煌成就的同时,以相对平和冷静的态度,客观深刻地概括和总结出党
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历史经验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
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由此构成了新时代政治传播的格局和气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自信能够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给予党和人民无论面对
多少风险挑战、艰难困苦和严峻考验,都能够坦然应对、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和力
量。 坚定的政治自信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政治能量,使意识层面的
〔 10〕
理想信仰转变为现实存在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自信和底气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虚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在实践中产生,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史实,
来源于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民心民意。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
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创造了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今天,中华
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决议》指出,党
〔 11〕
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
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坚持 “一国两制”和推进
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这十三个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同志曾说,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一
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
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
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今天,我
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正是这种理解历史和掌控未
〔 12〕
来的自信、自立、自强和志气、骨气、豪气才构成了新时代政治传播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 《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的
说明》指出,“《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政治宣言。” 这里的政治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传播形式,是国家、政党、团体
〔 13〕
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的公开表态。“政治”赋予了 “宣言”权威性和规范性,而 “宣言”
也使 “政治”以昂扬的姿态得以扩散和传播。新时代的政治传播能够始终保证清醒,保
持定力,以独立完整的话语体系和叙事逻辑,应对质疑和挑战,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
国共产党历史的同时,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政治智慧和精神谱系作为支持新时代政治
传播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0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