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7

地位。前者为 “老师”,后者为 “学生”,经验的传播者往往在潜意识里希望接受者把自
             己的经验奉为圭臬,而接受者也常常不由自主地心悦诚服,按照所得的经验行事。然而,
             历史经验的政治传播活动则要极力避免这样的 “效果陷阱”。政治传播主体是国家或政
             党,在历史经验传播的过程中,不能以某种单一的模式或方法来预设政治传播效果,针对
             不同的受众应有所区别,体现出政治传播效果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在传播对象上表现出内
             外之别。即便是相同的政治传播内容,对于不同的政治传播对象,也要设置分众化的传播
             效果,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的政治传播方法。在传播学上,“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
             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
             量的增加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
             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
             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
             的过程” 。总体而言,认知和认同是政治传播的两大效果。认知效果是政治传播的基本
                      〔 2〕
             效果,即通过政治信息的传播扩散,使受众对于特定的政治实体和政治观念产生基本的了

             解和认识,以达到知晓的程度。在认知的基础之上,认同则是更为进阶的政治传播效果。
             认同是在认知基础上增加了情感和意志的因素,能够使受众心理产生思想矛盾运动,改变
             或强化其既有政治态度,以达到理解的程度。认同的重点在于能够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和
             思想同化,因而是受众在接受政治信息后产生的更为复杂和高级的政治心理活动。
                  显然,对于集团性的政治传播主体的组织内部而言,政治传播活动需要在认知效果的
             基础上实现认同效果,特别是对组织内部的核心成员更要实现更为高阶和强烈的认同效
             果。而对于外部受众,不同国家和政党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大,各个国家和政党所秉持的意
             识形态、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的历史任务等都各不相同,现实政治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历
             史经验的可通约性和可复制性并不像个人的生活经验那么强,也正因如此,能否在不同的
             国家或政党之间找到实践中的共通性也成为历史经验得以对外传播的重要前提。

                 二、作为政治传播内容的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从思想内容、结构叙事和修辞话语等角度来看,《决议》本身就是一部可供传播的政

             治文本,《决议》不仅为政治传播活动确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丰富了政治传播的话
             语体系。其一,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强大的政治传播潜能,能够得到政
             治传播受众的理解和共鸣。其二,从回顾历史上党百年奋斗的三个历史进程,到展示党的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到阐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可以看出 《决
             议》以史为鉴,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叙事逻辑。其三,《决议》为政治传播
             提供了新的政治话语,形成了很多关键问题的权威性表述,这对于今后涉及党史问题的政
             治传播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意义。
                  《决议》为政治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叙事资源和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需
             要通过政治传播活动,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丰富理论成果和党百年奋斗的实践成果传
             播出去,增强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的理论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
             为全党全社会学习和理解全会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可传播性
                  从形态上政治传播的话语体系呈现出类似 “洋葱”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表达
             层”“事实层”“逻辑层”“价值层”。 历史经验则从客观的历史史实出发,上升到了政治
                                                    〔 3〕
             传播中的 “逻辑层”和 “价值层”的层面。总结历史经验,实际上是从更高的思维层次
                 6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