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党政研究》2022年第5期
P. 6
治传播。所谓政治传播活动,是指特定政治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 这
〔 1〕
里的 “政治”不仅是政治内容,更是一种政治价值。要想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理解中国
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发掘其中的政治传播潜能,应该对历史经验 “何以能够被传
播”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检视。
(一)历史经验与个人经验在传播上的差异
传播包括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传播的历史维度是指通过记录、保存信息,传承和延
续特定的历史史实和精神文化。总结和阐释经验使其能够得以留存,以指导今后的实践活
动,这是经验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首要的价值。而从空间维度来看,经验也能够进行广泛
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有 “好为人师”者乐于向人传授经验,也有好学之士愿意向他人
求取经验,因此,经验传播是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的现象。
与个人经验传播不同,在政治领域,历史经验的传播表现得十分复杂。历史经验是国
家、政党或民族通过对自身历史实践进行检视和反思,根据历史上的成败经历概括总结出
的,对未来和现实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指导意义的经验。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个体性鲜
明,而历史经验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历史实践的再认识,承担着特殊的政治使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 “政治性”是历史经验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于此,历史
经验的传播问题才需要归入到政治传播的理论视域之中,借助政治传播理论进行学理分
析。
(二)历史经验的政治传播潜能
政治传播能否达到特定的传播效果,不仅取决于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技巧,更在于传播
内容本身是否具备可传播性,亦即是否具有政治传播的潜能。所谓潜能,是指隐而未发的
可能性,需要依靠人的实践活动将事物蕴含的可能性趋向转变为具有必然性的现实。而政
治传播潜能就是将能够传播的思想、观念、意识等广泛地传播出去,达到一定的政治传播
效果。“政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需要被表达出来的。这也就决定了在进入狭义的传
播过程或传播领域之前,“政治”的表达、指称、展演与言说之中就蕴含着某种政治传播
潜能。“政治”的信息化、文本化和具象化本身就是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部分,这同时也
是政治传播得以开展的前提和政治传播潜能之所在,或者说政治传播的潜能就蕴含在政治
本体之中。
至于广泛存在的政治传播活动,只是将政治本体中潜藏的政治传播潜能激发出来,将
政治传播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因此,政治传播不仅是一个 “传播”问题,更是一个
“政治”问题。政治能否被传播,其根本在于传受双方在 “政治”上是否存在 “可通约
性”,即 “政治”本身是否存在经由沟通达至理解的可能,而 “传播”则是 “政治”中
共通性要素编码、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可以说,“政治”中的共通性是政治传播得以开
展的前提和基础,而 “政治”中的差异性则是政治传播的动力来源和价值体现。如果传
播者和接受者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政治个体或政治组织,那么也就没有开展政治传播活动的
意义和必要。反之,如果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存在任何共通性,那么政治传播也就无法进
行。虽然这是两种完全理论化的假设,但正是因为在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
政治实体,才使广泛开展政治传播活动得以可能。
(三)历史经验的政治传播效果
政治传播的主体意识与政治传播的效果在逻辑上首尾相接,政治传播主体运用媒介工
具进行政治传播,其基本目的是对特定受众产生特定的传播效果。在日常生活中,经验的
传播者往往是实践中的先行者和成功者,因此,经验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常常处于不对等的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