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85

是保证党的领导力、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武器。
                  (三)百年大党的历史彰显着 “自我革命”精神的光辉
                  胡乔木曾经在建党 70 周年前夕撰文 《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写道: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历史是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同时也是成功地发展马克思
             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不可能不是中国共产党使马克
             思主义获得重大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决议》中进一步指出:“一
                                             〔 27〕
             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
             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
             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
             高,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
                                                                                                       〔 28〕
             年大党,通过 “自我革命”实现了成熟、发展,长期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成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自我革命”精神光辉映照在党的百年奋斗
             史上,成为党最鲜明的品质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
             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信念、信心的重要来源。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破解 “历史周期率”的有力答案
                  (一)“窑洞对”与 “自我革命”的再回答
                  中国封建社会持续 2000 多年,“兴亡勃衰”的历史周期率,考验着每一个执政政权。
             1945 年 7 月,在抗战即将全面胜利前夕,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到延安考察,
             与毛泽东讨论 “历史周期率”,提到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毛泽东表示,我们
                                                                                   〔 29〕
             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清晰认识到社会历史发
                                                                          〔 30〕
             展中 “人民”作为主体的作用,在回答中表达了紧紧依靠人民,不脱离群众,实现民主
             监督的立场和策略,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 “进京赶考”的第一个有力答案。2013 年习近
             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话中提到:“ 60 多年过去了,我
             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
             杂,应该说,党面临的 ‘赶考’远未结束。”
                                                            〔 31〕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面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新考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谈到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 “窑洞对”,面临国际国内形
             势变化,以及党内外的各种风险防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
             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
             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这就是为
             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自我革命”的命题在党的十八大
                                                                  〔 32〕
             之后,被广泛引用、提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的政治宣
             言以及不断净化、提升的必然选择,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成为新时代关于
             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时间,持续深化阐释 “自我革命”命
             题的意义、逻辑,使之成为新时代党建的科学理论,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
             会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从无产阶级政党
                                                                                        〔 33〕
             的本质与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方面表明 “自我革命”作为党的鲜明品质与突出精神的意义,
             《决议》指出:“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这一命题的方法论框架
                                                                                〔 34〕
             逐渐完善、成熟。
                  “自我革命”命题的提出与阐发,再次回答了著名的 “窑洞对”讨论,无论是 “民主
             监督”还是 “自我革命”,始终没有离开 “人民主体”的立场,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本质与特色。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自我革命”的阐发,表现了中国共
                                                                                                       3 ·  ·
                                                                                                      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