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95

党 政 研 究  2022 2








                             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基于云南大理的实践与思考



                                                  黄振华  陈梓清







                      〔摘要〕探索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实践层面看,
                  既有的乡村振兴模式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取向,表现为更加注重乡村向城市现代生活的转换,尤
                  其侧重于物质层面的迭代更新,无形中忽视了乡村生活的自然生态属性和历史文化面向。云南
                  大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将 “记得住乡愁”作为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尺度,逐渐形成了一条
                  以乡村生态环境整治为基础,以乡愁文化保护与开发并举为主线,将乡愁文化与生态和谐、产
                  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善治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乡村振兴道路。大理的实践表明,乡愁文化是
                  构建乡村发展主体性的有效资源,党政引领和农民参与是激活乡愁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动
                  力,“记得住乡愁”理应成为确立乡村振兴路径与走向的重要依据和标识。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愁文化;记得住乡愁;乡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2)02 - 0093 - 08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
             代 ‘三农’工作总抓手。” 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从战略上统筹谋划,也需要从路径上
                                         〔 1〕
             探索深入。2020 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我国 “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
             到乡村振兴领域,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梳理已
             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笔者的实地调查,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上大体
             有三条主要路径,并形成相应的乡村振兴模式。
                  第一种路径是以统筹城乡关系为导向的城镇化路径。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乡土中国
             到城乡中国的巨大转型。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
                                       〔 2〕
             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城镇化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治理视域中的农村家户治理形态演变及其政策匹配研究”( 19BZZ068)
                 〔作者简介〕黄振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梓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人员,湖北  武汉  430079。
                                                                                                       3 ·  ·
                                                                                                      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