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92

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完善基本工资制度,健全工资的合理增长机
             制,使居民收入增长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同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同步,同
             时完善和健全最低工资标准等相关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与待遇。坚持多劳多
             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明显提
             升,分配要体现这个变化趋势” ,所以在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同时,
                                               〔 14〕
             也要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相
             关机制 ,不断拓展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推动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15〕
                  完善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完善再分配机制,
             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
             入。” 税收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的重要工具,因此要完善税制,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
                   〔 16〕
             起征点和对高收入者适当提高税率的方式抑制过高收入;要完善税种,通过房产税和遗产
             税的征收来调节过高收入。转移支付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家庭来说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尤
             其是对于改善长期收入贫困效果更为显著。 当前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就地区而言,要
                                                          〔 17〕
             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就领域而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
             等重点民生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等;就人群而言,要加大低收入人群及刚刚脱贫人群的救
             助。总之,要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及居民收入之间差距。
                  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财富收入分配格局。与前两次分配不同,第三次分配即慈
             善等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要加强辅助配套制度建设,如完善慈善
             税收捐赠制度、捐赠免税制度等。此外,也要健全监管体制,不断推动慈善事业的法治化
             和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调动人人参与慈善事业发展的热情,营
             造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慈善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先发展起来的地
             区、个人以及各类企业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缩小贫富差距,推动
             共同富裕。
                  (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共同富裕的发展差距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解决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推动
             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竞争
             力;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要将巩
             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完善面向
             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持续改善脱贫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面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其次要推动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
             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通过采取环境整治、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
             条件不断补齐农村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另一方面,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
             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基本社会公共
             服务的发展,并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实现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之上
             不断推动城乡间要素的平等双向流动。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协同发展前提在于构建较
             为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当前要坚持东、中、西以及东北 “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大力
             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层
                  0 ·  ·
                 9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