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51
上产生和发展的,为了表述和研究的方便,我们将党在创建时期的革命实践概括为 “伟大
建党实践”。对于伟大建党实践,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从时间跨度看,伟大建党实践是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期的特定革命
实践。之所以要专门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有的同志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提出来的,相应地,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党百
年革命实践的精神结晶,它的实践基础自然就是党成立百年来的全部革命实践。从精神与
实践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时期形成的
精神,其实践基础只能是创建中国共产党时期的革命实践,而且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建党
实践必然具有主体和时空的统一性、一致性。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从史实和理论上
清晰界定伟大建党实践的具体时间跨度。我们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主要是指
从党的先驱们发起新文化运动到中共二大召开这段历史时期。为什么把新文化运动界定为
伟大建党实践的起点呢?这主要是因为党的先驱们领导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致力于从
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在打开思想解放的闸门中为马克思主义能
够传入中国打开了通道,为其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也就是说,从新
文化运动开始,党的先驱们开始着手为建党做思想文化上的准备。为什么把中共二大的召
开界定为伟大建党实践任务完成的结点呢?从一个政党创建的完整性和成熟度角度看,党
的纲领和章程的提出是这一政党完成创建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一大虽然从组织上宣告了
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但并未形成完整成熟的党的纲领和章程,而是在时隔一年后召开
的党的二大上正式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制定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至
此,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伟业才全部完成。也就是说,作为伟大建党精神产生基础的 “伟大
建党实践”,是指 1915 年开始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到 1922 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这一时间段,由李大钊、陈独秀等党的先驱们领导发动的革命实践。
第二,从具体内容看,伟大建党实践是党的先驱们围绕着党的创建这一特定历史任务
开展的重大革命活动。一是思想启蒙:组织发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几千年的封
建专制和愚民政策,使中国民众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更不知有世界,处于昏睡状态。面
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大劫难,党的先驱们认识到,唯有唤醒民
众,才能解救民族于危亡。于是,他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组织发动启蒙救亡
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努力唤醒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和阶级意识,破除封建专制
主义的思想根基,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优化了思想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二是探求真理:
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党的先驱们对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方乱局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的东方曙光,洞察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他们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
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率先研究介绍、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文章,组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组织,搜集采购马克思主义文献、编译刊印马列
著作,积极开展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激烈论战,在 “破”与 “立”的互动中扩大马克思主
义的影响和阵地,最终经过辨析确信了马克思主义为救国救民之真理,引领大批进步青年
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三是发动民
众:深入社会底层,领导发动工人运动,把科学理论变成民众的革命行动。党的先驱们一
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认识国家命运的工具,在学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
后,就以此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群众斗争的实践中去,创办夜校、工会,宣传革命思想、
践行革命理论、壮大革命力量,实现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工人
运动的结合,使科学理论变成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变革中国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党的
先驱们自身的思想情感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这就为
9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