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55
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和锻造。
四、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不但有强大的帝
国主义,而且有强大的封建势力。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
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必然要经过超常的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的牺牲。也正是面对异常
强大的敌人,先驱们在伟大建党实践中锻造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品格。
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在早期革命实践活动中身先士卒,率先表现出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的伟大品格。如毛泽东所深情指出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
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而
〔 22〕
“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的,就包括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在早期伟大建党实践中牺牲
的先驱们。这种牺牲和斗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精神的生动表
现,也是对这一精神的孕育和锻造。因为,这种牺牲和斗争精神不断激励着后来人高举起
他们的旗帜继续前进。党的创建时期,北京作为北洋政府统治中心,反动力量最集中最强
大,斗争环境最残酷最危险。正因如此,北京成为锻造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精神的大熔炉。五四运动中,北京高校的 3000 多名学生代表,打出 “誓死力争,还我青
岛”“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等卖国官
员,火烧赵家楼。结果,32 名学生代表被捕。五四运动的 “总司令”陈独秀,亲自到北
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 《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学生商人劳工军人
等,唯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他因此被捕,践行了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
狱就入研究室”的革命生死观。李大钊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又一表率。他的表姑曾问
道:“你们老搞这事,也不怕吗?人家那样厉害,兵权在手。”李大钊答道:“他们好比是
一堵墙,我们捣来捣去,总会把这堵墙给捣垮的”;又说:“怕什么!早晚我们是要胜利
的。我们的主义,就像庄稼人的种子一样,到处都撒遍了,他们是破坏不了的”。 在他
〔 23〕
被捕后,面对敌人的绞刑,他从容赴死,表现出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顽强坚守、对党的
事业的无比忠诚,树立起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标杆。临刑前,他发表慷慨激昂的演
讲,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红遍世界,真正做到了为了共产主义事业 “勇往奋进以赴之”
“断头流血以从之”。
〔 24〕
工人阶级一心向党、听党指挥,在同反动势力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的精神意志。中国工人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直接的阶级基础,他们所受
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最深重,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得也就最坚决,丝毫不惧牺牲、始终坚
定地跟着党走。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优秀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精神的不竭源泉,它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到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集中而生
动地贯穿到党的先驱们的建党实践中,而且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不断升华和发展。党成立后
不久,中国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达到了一个大高潮。在这个运动中,无数工人阶
级的优秀分子前赴后继地牺牲了。他们用鲜血浇灌了中国共产党人 “不怕牺牲、英勇斗
争”的精神品格。在党的领导下,北京长辛店工人举行罢工斗争,他们以 “争不到自由,
争不到人权不罢手,死也不能屈服”的誓言和决心,面对军警镇压威胁,勇敢斗争、绝不
退让,史文彬等共产党人和工人骨干共 11 人被军警当局逮捕,葛树贵等 6 人被打死,28
人身负重伤,32 人被捕。 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施洋等人也宁死不
〔 25〕
屈,壮烈牺牲。
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驱者、党员、工人,在伟大建党实践中展现出了不怕牺牲、
3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