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98
云联审、全程录像和 “社会监督员”的引入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监督效果,也有非常积
极的推动作用。
(三)政治动员和经济补偿提高了 “两委”换届选举中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
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空心村的出现,绝大多数身强力壮的中青年外出打工,
村里仅剩妇孺老弱,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参选率、投票率,把换届选举中村民沉睡的
民主权利激活,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巨大考验。Q 镇村 “两委”换届选举较好地解
决了这一难题,“两委”换届选举的现场像农村的重大节日一样隆重,完全没有出现因投
票人数达不到法定人数而导致选举无效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强制投票或使用流动票箱的情
况。
丰富多样化的政治动员把村民多年形成的政治冷漠融化。在两委换届开始前近一个月
时间,T 市和 S 区分别召开了村 “两委”的换届动员部署会议,市委书记和区委书记都亲
自到场作了动员讲话。Q 镇也开展了更为具体有效的动员工作,镇宣传部门开通了微信公
众号,在公众号上展开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换届选举宣传活动,由此将长期在外工作
的本乡人也吸引了回来。Q 镇党委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村的带富能手的情况,说服他们
回村参加 “两委”换届选举。Q 镇还为各村印制了大量的选举标语,来宣传党和国家的村
级选举政策,比如 “一肩挑”“ 35 岁以下能人进 ‘两委’”等,特别是为每位选举志愿者
配备了选举马甲,在马甲上印制了 “一肩挑”的选举政策,党的选举政策潜移默化地印
刻在了村民的脑海之中。
村里也积极创造条件为村民发放选举误工补贴。“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村支部的
换届选举相对简单,因为参与投票的都是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可以依靠组织纪律和自觉
性来约束他们必须参加换届选举大会,而且涉及的人数较少,一般是几十人,大村也不过
一百人左右。但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则要困难得多,涉及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他们绝
大多数都是普通群众,而且多半是常年在外打工。为了激发全体村民的投票热情,Q 镇的
36 个村庄全部都发放了多少不一的误工补贴。集体经济收入差的村庄一般是发放洗衣粉;
经济状况较好的发放现金,参加一次海选、正式选举各发放 50 元,但海选时不现场发放
补贴,而是待次日正式选举投票结束后一并发放。我们现场观摩发现,许多常年在外工作
的村民,也驱车回村参加投票,其回乡的经济损失可能会远远高于误工补贴的金额。这说
明误工补贴也只是一种影响因素,村集体对选举的态度及村民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也在共
同发挥作用。
五、结语
在中国,对于要不要搞民主,可以说没有什么争议;对于怎样推进民主,却是众说纷
纭,甚至莫衷一是。 习近平提出的 “全过程民主”给学术界作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引,这
〔 14〕
一理念一经提出便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至于 “全过程民主”又是如何落地,我
们除了加强理论研讨之外,还更应当回到 “田野”之中寻求答案。
Q 镇的村 “两委”换届不但包含 “民主选举”,还包含 “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
和 “民主监督”的内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 “全过程民主”实践的研究标本。
它既坚持了党对全过程民主的全面领导,也充分实现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它既遵循了我国
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规定,也体现了基层对全过程民主的探索精神。Q 镇的村两委换
届选举虽然还有许多需要不断改善的地方,但它在全过程民主实现的过程中开展的创新,
还是值得我们借鉴:民主监督不只可以做到内部监督,还可以引入社会监督员;地方党委
对基层民主的领导可与对农民民主权利的尊重相互结合;政治动员与经济补偿可以共同发
7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