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97
换届选举,是中国式乡村全过程民主的一个生动体现。Q 镇村 “两委”换届选举具有以下
三个特征:
(一)坚持党对 “两委”民主选举的全过程领导
Q镇村 “两委”换届选举,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完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式民主的本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发
〔 12〕
展形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村民自治制度,都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内涵。
〔 13〕
无论是本届村 “两委”换届准备阶段的动员、联审和研判工作,还是后面的支部和
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无不是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面领导下完成的。首先,市区镇三级党委对
Q 镇村 “两委”换届工作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领导。市区镇三级党委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
的换届领导小组的组长,并为换届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区镇两级具体实施了对所有报
名参与 “两委”换届选举的候选人的云联审工作,确保 “十不宜”人选不能进入村 “两
委”班子。区镇两级党委对各村 “两委”换届选举进行了准确的摸排工作,对各村的参
选报名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甚至对未来各村的潜在参选人员,也了如指掌,以防在未来的
选举过程出现不测情况。其次,镇党委对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领导。从换
届选举的程序到主席台就座人员,从会议主持人到会议的工作志愿者,从选举现场秩序的
维持到候选人的上报审批,无不是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最后,村委会的选举,
是在村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村党支部选举完成后,马上选举产生了以村支书为主
任的选举委员会,确保村委会选举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完成。在支部书记成为村主任候选
人后,原担任选举委员会副主任的其他党员再接任选举委员会主任。
(二)“两委”换届选举充分体现了全过程民主的要求
从表面来看,“两委”换届选举只有 “民主选举”这一种民主形式,但如果我们仔细
分析,就会发现,在 Q 镇的村 “两委”换届选举的过程中,还包括了 “民主决策”“民主
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民主的其他环节。
“两委”换届选举本身的民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一,所有符合条件的登记选
民,都可以参与村 “两委”职务的竞争,大家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第二,无论是在支部的换届选举中,还是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都设置了秘密写票处,村
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投票权。第三,在秘密写票处都安排了志愿者,当村民不识字
或因视力等原因无法独立填写选票时,志愿者可以代笔填写选票,使得村民的选举权可以
平等实现。第四,在委托投票环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限制委托投票的人数和条件,只
有近亲属可以委托并且委托投票不得超过 3 票,既保障了不到场村民的投票权,又限制了
委托投票的过度使用,保障了选举的真实性。第五,在 “两推一选”产生支部候选人的
过程中,村民代表推荐票和党员推荐票,同票同值体现了对村民意见的高度重视。
“两委”换届选举中的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也有充分实现。在村
委会换届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村委会选举委员会就是由村民代表民主决策产生的,担任委员
会主任的村支书一旦成为村主任候选人,就要遵守回避原则,退出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
就要民主选举新的选委会主任,这充分说明在换届选举中也具有 “民主决策”的内容。
村委会选举委员会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对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的具体
事务进行 “民主管理”,选举委员会管理的事务具体包括:选民证的盖章、选票的发放、
选票的清点、选票的计算、选举误工补贴的发放以及选举现场基本秩序的维持,事无巨
细,都是由选举委员会来代表村民进行 “民主管理”。Q 镇换届选举的 “民主监督”也非
常充分,比如在镇党委要确定村党支部正式候选人之前,要找村民代表和党员谈话,排除
民愤大、争议大的候选人进入支部候选人,“两委”唱票时欢迎村民现场监督等。此外,
6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