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29

(三)新发展阶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
             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制度建设的视角看,四项基本原则的概括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体系的一种雏形认识。后经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
             我们系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制度体系的科学概念。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体系中,关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马列主义的指导的相关制度化
             成果是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互支撑、互为一体
             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和重要标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所具有的制度优
             势同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在新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目
                                                〔 16〕
             标要求,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线图和时
             间表,继续推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构建,更充分发挥制度的约
             束、激励和保障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更充分展现,如期实现
             我国国家制度定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四)新发展阶段坚持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格局
                  新发展阶段坚持改革和坚持开放都有新的要求,改革是更全面、更系统的改革,开放
             是更全面、更安全的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是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需要,是解决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新
             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都需要全面深化改
             革。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
             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供求结构优化的重大改革举措,持续释放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
             活力。要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我国经济生产体系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
             费的各个环节都改变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转向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高整个产业供给
             体系满足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
             化,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外在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科技创新的核心性
             作用更加凸显,旧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
             全面整合各项优势资源,突破产业瓶颈的限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整体对接,要
             通过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改革,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基础。新发展阶段,我国市场体系已经完成了早期立柱架梁、积厚成势的阶段,进入系统
             集成、协同高效的新层面,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
                  ( 五)新发展阶段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最重要的是以中国梦激发全体人民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也指明我们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独立自主活
             的灵魂的一个重要内涵,“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
             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
             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我们要在一个十
                                                                                     〔 17〕
             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在这一伟大事业
                  8 ·  ·
                 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