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26
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 “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基本政治判断,
将新发展阶段内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来加以把握。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
盾为抓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全面理解 “站到新
的起点上”重大判断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
(一)新发展阶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基本动力
伴随着 “十三五”规划的顺利收官,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等综合国
力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生产能力、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等
指标上排名世界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
困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拥有了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但是,发展
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一些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高端品牌需要创立,
一些关键技术存在诸多 “卡脖子”问题需要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不平衡、
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在芯片、软件和航空发动机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的现代化水平
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长期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问题仍然没有整体化
解,而且近年来又出现了区域板块的分化重组、全国人口跨区域转移速度加快、农民落户
城市意愿下降等新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新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
展全面绿色转型虽有强烈共识,但目前我国能源体系仍然高度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按时
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很大压力。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理解,以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
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立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而提出来的,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我国在新阶段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
径等问题。新发展阶段要做到从根本宗旨、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等层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
理念。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要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考虑共同
富裕的需要和可能;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
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格局,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
发展体系建设,让新发展理念更充分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落实落地;从忧患意识把握
新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
面,在全局高度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问题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新发展阶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奋斗
目标。党中央在谋划和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任务和发展战略时,始终都将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作为最重要衡量指标。本着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结合不同时期的发展实际
制定了由温饱到实现小康、由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伴随 “十三五规划”顺
利收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向共同富裕社会的任务已
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单凭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
的增长并不能直接带来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各项政策的推动和体制机制
的保障。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不能消极等待,要在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上更加积极有
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所作的两阶段战略安排,重点
突出了 “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提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而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新发展阶段以
〔 8〕
5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