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21

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如果在其前冠之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限制了这一概念的适用范
             围。
                  目前所处阶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初级阶段任务有待深化,面临向更高阶段迈
             进;二是向更高阶段迈进刚刚起步,主要资源条件仍然具有初级阶段性质。正如党的十九
             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所以,公
                                                                                             〔 28〕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上具
             有了贯穿初级阶段和更高阶段的意蕴,也就是说,不仅在初级阶段需坚持这一制度,而且
             在更高阶段同样需坚持这一制度。在所有制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属于解放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对拥有不同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全面动员;人们无
             须再度视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独特性质,民营经济同样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素。在
             分配制度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属于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对
             拥有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动员,二者协同配合,将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激励劳动的特
             性。按劳分配本来就是市场机制所呈现的分配原则,它衍生出包括按资分配在内的多种分
             配方式,能够更为全面激励劳动者各尽所能。 二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应有
                                                            〔 29〕
             之意”,而并非是仅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联系。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从初级阶
             段迈向更高阶段,那么以此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样能够从初级阶段迈向更高
             阶段。
                  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实质是维护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重要
             任务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更好适应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这
             样做的前提是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创新经济体制,其生成和完善都需要
             经历复杂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
             举,其实质是利用贫富差别的方式提高社会财富总量,进而使用全面协调方式帮助弱势群
             体增强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其间,需要吸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成果,同
             时又通过社会主义政府作用超越其优胜劣汰模式,这个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纵观社会主义阶段的考察标准,一种是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历程出发,另一种是在
             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形成。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理想社会追求目标也会不断变
             化。如果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做比较———当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资本主义时,社会主
             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社会发展赶上并开始展示较之更优越时,社会主义将告别初
             级阶段,进入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阐明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主要标志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
                            〔 30〕
             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
             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呈现的发展模式,彰
             显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原则,使不同民族在和平发展实践
             中交流互鉴。不仅如此,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 “一带一路”框架下坚持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发展机遇,使经济全球化呈现深入发展态势。
                  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日程上,人们将
             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稳步实现。既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可以
                                                                                                    〔 31〕
             做到一个民族不能少,那么,假以时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可以做此期待。构建人类命
                  0 ·  ·
                 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